“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出自《道德经》第38章,意思是说:崇尚仁爱而行善,没有诉求;崇尚忠义而报恩,定有渴望。
仁是共情的行为。尚仁之人就是富有同情和善解人意的人,他们的作为不求回报,属于无为不欲的人。义是知恩图报的行为,尚义之人都是还情和偿债的人,他们的行为都有目的,属于有为有欲之人。
仁慈是善良的情怀,同情是美好的心态,理解是优秀的表现。仁慈就是乐善好施和救苦救难,而且无欲不求且无私无怨,他们是人类优秀的品格,美好的情怀和珍贵的价值,值得被赞扬,传颂和表彰。所有具备仁慈之心,提供救助之举和给予支持之为的人,都会美化生活,优化环境和改善文化,从而使得团队,群体和社会的大多数人获得收益。只有无私的关爱才是慈,只有无求的帮助才是仁,仁慈是高级的情怀。养儿防老不是慈,而是贪;宠人爱才不是仁,而是欲。
忠诚是报恩的行为,义务是回馈的表现,责任是受惠的工作。效忠和尽责都是获得权力,利益和资源的手段。获得利益做到回馈叫做义,受到恩惠做到敬重叫做忠;都是有目的的,有诉求的和有意愿的。没有利益却要求尽义务是剥削,得到利益却没有报答是不义;没有恩典却要求搞忠诚是压迫,得到恩惠却没有忠诚是背叛。
仁慈是不欲的和无求的,也是平等的和自愿的,更是本能的和自然的。所以,仁慈是遵道的,积德的和无为的。忠义是有欲的和有求的,也是尊卑的和应该的,更是人为的和特殊的;因为,蒙恩需要报答,受惠应该回馈;所以,忠义是有为的,有求的和有意的。仁慈是高尚的,同情是美好的,理解是善良的;这些都是人们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也是协作与配合的条件,更是富裕和快乐的要素。效忠是正常的,有义是普通的,尽责是应该的,这些都是沟通和交流的障碍,也是协作与配合的缺陷,更是贫穷和痛苦的原因。
尚仁者无欲无求则自由自在,轻松快乐,贫富靠环境,贵贱凭运气;一切顺其自然;心态平和安宁,身体健康舒服。尚义者蒙恩受惠则被控受制,沉重郁闷,贫富靠努力,贵贱凭奋斗;一切受制于人;心态焦虑烦躁,身体虚弱困扰。所以,智者强调平等交易,价值交换和自由贸易;通常的结果都是平凡,正常和普通。愚者注重沾光受益,屈尊降贵和卖身投靠;多数的结果都是炮灰,耗材和残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