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个朋友抑郁症复发,远在外地,我们什么也做不了,只能在群里陪着她。
她的一些感受,我似乎也可以体会到。
我们都曾经是不敢说拒绝也不敢做要求的人。
以至于在很多关系中无底线的退让和讨好,年深日久,逐渐连自己真实的声音也迷失了。
不敢拒绝他人,保护不了自己,攻击性朝向自己。
不敢要求他人,在关系中无法舒展,攻击性依然朝向自己。
如何改变局面呢?释放攻击性。通过做以前不敢做的事情,通过更多的自我接纳,通过和困难死磕。
这个过程,与Spencer说的如何实践与坚持写作如出一辙。
我们的作品就是我们展现给世界的攻击性,代表了我们对事件的真实看法,让我们能发出微弱的声音。
改变是很困难的,踏出舒适圈也是不易的。
还记得第一次学溜冰的时候,穿上鞋子小心翼翼的向前滑动,结果狠狠的摔了一个屁股蹲儿,接下来一周都只能坐半边凳子。
但我最终还是学会了倒滑,转圈,可以与同伴在溜冰场潇洒飞舞。
一边怕,一边做;一边无助,一边行动。
看着很会溜冰的小伙伴在场内转来转去挑战高难度动作,我只能扶着栏杆佝偻着向前挪动。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
终于不知道摔了多少次以后,我可以缓缓的脱离栏杆。
我把这个故事讲给朋友听,不知道会不会对她有帮助。
同时也鼓励自己,即便每天都写出屎一样的文章,也还是继续下去。
对于想做不敢做的事,一边害怕,一边鲁莽行动,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依然能感觉到无助,却在无助中,找到藏着勇气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