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电脑前打开空白的文档很久了,却发现不知道要写点什么,今天是日更的第二十天,发现自己词穷还脑短路了。
看看书找灵感,一边打开知乎简书公众号看看,然后抓耳挠腮的就是想不出来到底要写什么。
前面的日更都是随随便便敲打就出来了,然后一键发布,我知道自己有肯定会遇到写不出来的时候,只是没想到那么快而已。
都讲输出倒逼输入,心里没点想法怎么逼自己都没有用。
其实这个顺序错了,而是输入倒逼输出,只有你心中有想法了之后才会想着输出所想所悟。
当你看完一本书、一句话觉得刚好说中你的内心的时候,就会开始联想到某些事情就是很贴合实际情况,那你有所想,有所遇到,就是最好的输出方式。
怎样才能更好的每日输出呢?
第一,[建立素材库。
看到好的素材及时收纳,好的标题、金句、开头结尾等等都可以收起来,备用在素材库里边,写不出来的时候多看一下,灵感说不准就上来了。
开始的时候不需要可以的分类,等到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就开始整理分类,这样有助于自己看见那么多分类就烦恼。
第二,广度阅读,高度阅读。
广度就是看不同的领域吸收更多的案例备用,不要局限在一个区域里想个不停,多看看不同的角度描写的事情。
高度就是通过书籍的阅读,读书是最低成本的成长,多看书就能屏蔽很多手机上的弹窗带给你的垃圾阅读。
第三,生活的来源,写作的真实性。
所看的电视剧很多场景都来源于生活,那写作也是一样的,也能从生活当中找到你的观点和素材。
输出不难,难就在于自己有心里有多少墨水可以写,只有建立自己的写作方法,那就不用愁着没有东西可以写了。
所谓的文思泉涌都是要有积累的,别相信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