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古街巷地名掌故】章节欣赏
掌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作为镇江的地方官,他的人生观在这个民间故事里有体现。
石头巷在镇江南门大街东面,东至下河头,西连南门大街。全长200多米。
石头巷是镇江城里的一条古街巷,从(宋)嘉定镇江志一直到清代编著的地方志上都记载着这个地名,现在算起来已经近千年了。这个千年的老地名是有掌故的,它和北宋时候的名臣范仲淹有关。
上世纪80年代,国务院诏令全国要求开展地名调查,我记录了住在这个地区的老人所讲的故事。故事梗概比较简单,说的是:在(北)宋朝的时候,范仲淹曾经在镇江当府台大人,他到地方上来做官,最让人感动的是处处想着老百姓,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好事。古时候这石头巷在关河边上,附近有一座竹子搭的小便桥,老百姓的小孩在过河的时候经常掉进河里,淹死人的现象经常发生的,范仲淹知道以后,非常伤心,他决定自己掏腰包,再在社会上募一些捐,在关河上建一座比较安全的石桥,给老百姓造福。范仲淹这人是个名声非常好的官员,听说他自己掏腰包给镇江的老百姓造桥,大家都非常感动,许多人赶紧捐款捐物,远在其他地方的朋友也闻讯赶来相助,朋友们都知道范仲淹比较清廉,直接给他金钱,会让他拒绝,马上就有人出主意,帮助买石料运到施工现场。两年以后,一座漂亮的石桥建好了,命名“清风桥”。但是老百姓却称它“范公桥”。桥是建好了,但是各地仍然在往这里发石料,范仲淹很为难,要是把这些石料退回原地,那真是劳民伤财,他一面给朋友们写信,劝告他们不要再发石料给他了,转告他们这地方的桥已经建好了;一面妥善保存好这些石料,所以当年石头巷这地方堆放了许多造桥的石料,久而久之,大家称这地方叫“石头巷”了。多年以后,范仲淹把这些石料转赠给其他地方建桥。石头运走了,地名却留了下来,一传就是1000年。
这传说毕竟是传说,但是在历史上,范仲淹的确在镇江做过知府。现在许多人还知道他在镇江任职期间写的一首诗:突兀立孤城,诗中别有情。地深江底过,日大海心生。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六朝人命薄,不思此升平。“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豪气中透出对镇江的未来的希冀,道出诗人镇江居住镇江后体味到的独特感受。他对金山寺的景色大加赞赏:“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将金山屹立江流的形象写得十分生动。
范仲淹不仅是出色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也是享有盛誉的教育家、文学家。其生平经历,文治武功,思想学术,为历代政界、学界共加赞赏。范仲淹自27岁入仕为官,一生先后曾任陈州、睦州、苏州、明州、饶州、润州等14个府郡的知府。他在润州任职从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他49岁那年五月起,到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他50岁那年11月徙知越州,前后共有19个月。他在镇江任职时间不长,但是留下的故事的确不少,他把甘露寺里的李德裕纪念堂迁出,扩大,刻写《唐书》中的《李德裕传》于堂内,赞颂李“才大名高”。还为李德裕“述梦诗”作序。他“施济于民”,兴办教育,“礼聘处士李靓以教士子”。
在如今的石头巷附近的确有座桥叫清风桥,前几年,考古部门发掘出了桥址。
值得注意的是,范仲淹离开润州知府任后,还是经常过往镇江,甚至留连镇江的。如他与当时精通阴阳、天文、地理、遁甲、占射诸家之说,号称冲晦处士的徐复相善,经常在江南一些地方相互切磋,交流学术。据《续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三载: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四月,“范仲淹过润州,见复,问日:‘今以衍卦占之,边境无变异乎?’复言:‘西方当用兵。’”从《范文正公集·年谱》推算,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五月以后,范仲淹已被朝廷任命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并相继知延州、耀州和庆州,而此三州均位于远离镇江的陕西一带,如果他始终生活在三州之地,是不可能“过润州”,在镇江与徐复相遇的。这说明,范仲淹虽已有西北地区的任职,却于庆历元年仍能到江南一带活动。范仲淹49岁至50岁在镇江任职,庆历元年这年他是53岁,也就是说,起码在他50岁前后的五六年时间之内,他或是生活在镇江,或是时常来镇江。他在镇江任职时间不长,但是业绩斐然,他对镇江的深厚情结令人难以忘怀,镇江老百姓也对他深有挂念,石头巷的地名故事挂在镇江人的嘴上已经快1000年了。
在石头巷北面,曾经有一座宏伟的古建筑群,那就是古县学,朝南的前厅是清代镇江的文庙,后面一大片房子是县学。1930年,这里改成民众教育馆,全馆有馆舍124间,设置大众教学场、讲演厅、电影放映厅、贫民诊所和合作社;两庑和大成殿改造成国防、科学、生计、艺术等10多个陈列室,室外长廊辟为生物园。有植物种植处和饲养场,为了传授技艺,培养民众自谋生计的能力,该馆还有半工半读的工艺传习所,备有布机、织袜、缝纫机等80多部,还在新西门设立农场一所,推广指导苗木养鸡等先进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