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两会正在召开,艺术教育怎样改革成为不少家长关注的焦点。日前终于尘埃落定,从今年开始,江苏将试点美术纳入中考,并将考核结果计入中考总分!
据悉,江苏淮安、南京、南通、苏州等地将陆续试点实施中小学生艺术素质评价制度,美术考核结果计入中考总分,根据江苏省教育厅部署,今年4月前江苏各市要公布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方案,2020年前全省初中毕业生艺术素质测评结果计入中考成绩。也就是说2017年9月升入初一的这些新生,中考时将涉及到艺术类考试。
从此艺术类课程不再是摆设
一直以来,体育课、美术课以及音乐课,被人们习惯地称为“小三门”,从来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究其原因就是,这三门课程并不属于高考范畴,这些课被其他“主课”合理占用,甚至不少老师家长也都赞成,毕竟竞争压力大,学生也都见怪不怪了。
艺术考核纳入中考总分的消息一经发布,可以说几家欢喜几家忧。平时有音乐美术基础的孩子,可能会乐开了花,而一些没有基础,甚至说唱歌都跑调的孩子,就发愁了。
但是无论怎样,美育成绩纳入中考是肯定的,只是最终采取的模式如何的问题。
艺术类课程增加孩子负担?
对于此番改革,虽然也有很多人认为国民素质有待提高,从孩子抓起很有必要,但是也有很多声音关于增加孩子负担存在担忧。有人认为孩子初中的学业负担本身就比较重,增加艺术课程会增加孩子负担,还有人认为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音乐美术,如果这方面素质或者说天赋低,此举会造成不公平……
对此,教育部门强调,将音乐美术纳入中考,不是要给学生加重负担,主要是为了督促中小学开齐开足音乐、美术课,加强对孩子的"美育教育"。
全国人大代表、淮安市教育局局长张元贵表示:学生按要求上课掌握所学知识点,就能过关,培养兴趣,让孩子喜欢更重要!
“任何事情都有对立面,孩子增强美育意识,提高审美能力是必须的,会有家长扭曲学习目标也难以避免。但整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只能在推行的过程中正确引导,让新政良性发展。”
“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中国的美术大家吴冠中老先生曾经说过“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但是,美盲却很多。”
王国维认为,人只有当他具备审美能力时,才是“完全的人”,教育就是要培育出“完全的人”。蔡元培为了强化人文教育,曾经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论点,就是“以美育代宗教”。这都是为了将美传递出去、普及开来,但是时代发展到今日,还是有很多人对此不以为然。
有人说,中国人缺乏美学体系和生活美学,所以满大街都是韩式一字眉、咬唇妆和淘宝爆款。所以,在卢浮宫,中国导游的统一话术:“各位大陆的朋友,里面就看三个女人:断臂维纳斯、断头胜利女神、蒙娜丽莎。大家找到后看一眼拍照,参观一个小时足够了。”
无论这是不是段子,事实是国人的美育远远不够,问问自己:不要说国内的美术馆、博物馆里少见中国人的身影,就连国内的各种书画展又有多少人愿意拨冗前往?
尤其是最应该从小培养的中国小学生,在他们对一切都新鲜懵懂、跃跃欲试的时候却只能埋头于书籍题海之中,对外面的世界一无所知,不知“美”为何物。除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和梵高等画家,以及“罗浮宫三宝”,知道这些画家“很有名”和画作“很珍贵”之外,我们往往一无所知。
事实上,并不是我们天生缺乏对艺术的欣赏能力,这也不需要多高的天赋和素质,只是我们自小的教育,缺乏感性的艺术与美学的传授与引导。而好的老师对孩子的艺术教育启蒙至关重要。
上个月,大贺直播邀请国家一级美术师施邦鹤老师畅谈儿童美术教育,解析当前儿童美术教育培训中的乱象,许多儿童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都十分关注,吸引六千余人在线观看直播。施邦鹤老师一直从事儿童艺术教育,他认为儿童艺术教育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儿童各种天马行空、甚至有点“荒谬”的想法,都能从艺术的角度得到认证和肯定,这种自信会像一粒种子种在他们的心田,成为照亮他们人生道路的艺术之光。
所以,此次改革,小编认为是件好事,可能在推进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这种努力本身就值得肯定,况且,没有尝试哪来更好。
就像著名书法家、全国政协委员言恭达老师所说,“这其实是促进学校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将使全体学生受益。”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