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孔子《论语·微子》
微子离开了殷纣王,箕子被纣王囚禁起来,比干进谏被杀死了。孔子说:“在殷商有三位有仁心的大贤啊!”
这三位被孔子都称为大贤人,说明他们身上有共同的特质,不在于他们三个人的不同表现形式,其内在都有一颗仁心,没有任何的私心。
第一位微子虽然离开了纣王而隐居起来,其实就是不愿意同流合污,在等待时机去做一些事情。箕子呢是变得疯癫了,不知道是装疯的还是因为比干被杀了疯癫了,总是就是担心国家的前途而变成这样的。比干大家都知道,就是因为正直,不停地进谏而被纣王一气之下就给杀了,目的也是希望国家好。所以这是三种好的不同表现形式,行为不一样,但是内心的善良都是一样的。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的决定,凡事要说话或者做任何的选择都是考虑国家发展的。
所以仁的表现不是看某一种特定的行为,而是一颗善良的心,或许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就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一样,可能会有棍棒伺候的,可能有每天陪伴的,也可能有大把花钱的,但是无论如何做,这些都不是评定一个父母好坏的标准,最终要看这个人在内心的出发点,就是发心到底是什么!在孔子说的这三位大贤之中没有看到他们自己因此得到了什么,这种就是无私利他。
所以说,做企业也是如此,任正非从来不捐献寺庙或者做什么捐赠贫困山区,他认为在自己的企业里做好,把企业做到足够大的规模,为国家上交更多的税收,为老百姓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创造更多的好产品,这些都是仁心,是报效祖国的好方式。我想也是啊,如果企业家都能缴纳很多税,国家也会有很多钱,人民就富裕,所有的人都会变得更好。而曹德旺就不一样了,他捐赠了寺庙,学校等等,这也是一种报效祖国的方式,通过直接的行为来达到内心的善,为社会做贡献。还有京东,虽然没有高科技,但是他们缴纳这么多人的社保,创造这么多的就业,虽然都不是高科技人才,但是社会也需要这样的人有一个地方去发光发热。
所以,我认为是不是仁人志士不在于表现的方式,而是有没有一颗纯粹的,无私的心,但凡被私心所侵扰那就不纯粹了,那就不是仁心了。大贤之人就是不在意这种行为方式,而是拥有纯粹的仁心,无私利他的人,在深山,在监狱,在天堂,在人间,无论在哪里都是大贤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