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网络教研平台的建立,让我们一线教师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在2022年11月30日,有幸参加了宋君老师的《数学阅读的教与学》的讲座,现在对学习的知识做如下的梳理。
数学阅读有利于学生四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在2021年数学课程标准里面更明确的指向了数学阅读、思考和表达,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提出通过数学眼光,可以从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中发现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提出有意义的数学问题,能够理解自然现象背后的数学原理,感悟数学的审美价值。无论从课标还是知识的变化来说,都体现了它的价值和意义,所以数学阅读与思维同行。
一、为什么要进行数学阅读 。
(一)丰富学生的智力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谈到,数学应当跟学习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阅读能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物,它们又是应当保持在记忆里的那些概念的基础。阅读就可以给学习和实际创造必要的智力背景。在这本书中还介绍道,在一个时期所学的概念越复杂,推荐给学生阅读的书籍就应当越有趣,越有吸引力,学生们在阅读的基础上,和以前所获得的知识的基础上,好像脑里已经构成了一副世界地图,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好像只是用小块的积木放在地图上空白的地方就行了。有了这样一个智力背景,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变得轻松,所以数学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智力背景。
苏霍姆林斯基是这样认为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呢?宋老师带领我们走进魔力数学故事《规矩的由来》:我们经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规矩到底是怎么来的呢?淘淘向爸爸请教了这个问题,爸爸说我也不清楚,不过可以去查找一些资料。通过查阅资料,淘淘知道了规矩的由来,古代规和矩都是数学的工具,规是画圆的,矩是折成直角的曲尺,在几何制图中,圆规、直尺是最基本的两种工具。那么谁发明的呢?淘淘也进行了这样的查证,有人认为是鲁班发明的,也有人认为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等等,通过资料的查找,让孩子对规和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这个基础上更好地让尺规作图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让孩子喜欢这样的数学知识。孩子通过故事分享不断的对规和矩有了一定了解,就这样的一个数学故事,可以让我们的教学走的更远,也不断地丰富学生的智力背景。
(二)让学生的心智保持活力与成长。
好的阅读,也就是主动的阅读,不只是对阅读本身有用,也不只是对我们的工作或事业有帮助,更能帮助我们的心智保持活力成长。
(三)在数学阅读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
知识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对客观事物认识和经验的总和。阅读是学习者在饱览书香之余,能明社会兴衰兴替之力,懂自然周而复始的规律,且无穷无尽,万事万物的和平共处之法,达到真正获得自然、社会、思维等领域知识的目的。这里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人们在读书中获得知识,开发智力。所以智力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美国的教育家研究证明,阅读时用于眼球移动的时间仅占5%,其余95%的时间都用于思维。阅读有利于智力的发展,还可以用大脑科学的知识来佐证,人的智力是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逐步增长的。
(四)在数学阅读中增长智慧。
在《阅读学原理》这本书中谈到,阅读是人类特有的智力活动的一种方式,所以它具有开启读者智力的价值。阅读时应掌握知识,有效地阅读使人增长智慧。所以数学阅读是数学思维的发展的基础,要更多的关注在思维发展过程中的成长,这就是数学阅读的魅力所在。通过数学阅读让数学变得简单而富有智慧,学生通过数学阅读过程也能够增长智慧,不断的促进思考。
(五)在数学阅读中进行缜密的思考。
数学知识的科学性较强,数学文字叙述总是要求有理有据。数学的这些特点要求学生的逻辑严密。而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文字看到背后完整的推理过程。每次的数学阅读都是一个精细思维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思维严谨,逻辑演绎准确。所以,数学阅读表面上是在读文字,其实就是在进行缜密的思考,缜密的推理。有了这样一个缜密的推理,才让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收获更多,才让我们的思维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升,数学阅读表面上是在读,其实更多的是促进思维的发展。
所以,阅读力就是学习力,阅读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主轴和核心,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作为一个数学老师,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数学阅读,通过阅读力的培养,不断地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智慧思考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阅读力,也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力,也是落实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在阅读、思考、表达的过程中促进学生的成长。阅读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阅读的过程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阅读是在不功利的促进着学生的发展,他不是今天读了明天就一定能考好,但绝对会持续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所以,我们要重视学生的数学阅读,在数学阅读的乐园中引领学生智慧的成长。
二、怎样进行数学阅读
当你无限的去相信数学阅读的力量,就持之以恒的去做吧!我们站到课程的角度,整体的规划数学阅读的时候,我们可以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占到课程的角度进行宏观整体的规划,我们用规划去统整课程的实施,这样数学阅读就能很好的落地。
(一)用课程进行整体规划,用规划统筹课程实施
1.制定数学阅读课程纲要;2.制定数学阅读课程实施;3.制定数学阅读课程目标。
首先作为数学阅读课程来说,建议有数学阅读课程纲要。因为数学阅读既然作为一门课程如果没有课程纲要的话,那么它在实施的过程中随意性就太大,有了课程纲要我们就会在实施的过程中可以微调整,整体推进有利于数学课程目标的达成,同样有了课程纲要会指导我们数学阅读课程的实施,促进数学阅读课程的实施,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要依据数学课程纲要,用目标来促进课程的实施和完善。同样在数学阅读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达到目标清晰,所以,他们是三位一体,能更好地促进我们在实施的过程中去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二)课程资源分析
数学阅读过程同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合、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同时,它也是一个不断假设、证明、想象、推理的积极能动认知过程。作为数学阅读,要选择适合自己学生学情的数学阅读资料,也可以自己创编数学阅读校本教材。
(三)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知道有关的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数学创造能力在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2.具体目标
(1)通过数学阅读,激发学生对数学原理的探索,探寻数学故事背后存在的数学规律和本质。
(2)培养学生“读思结合”的阅读习惯,在积极的思考中尝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具备主动搜集处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5)学会与人合作,并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6)通过数学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学生爱上读书。
(7)通过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使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在现代生产和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对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普遍增强自主钻研、合作学习和积极探索的精神。
总体的目标是一个统领,具体的目标要有抓手,可落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达成。
(四)课程理念
面向未来的数学教育教学,我们应着力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引导学生日常能够应用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运用数学。因此,尝试进行数学拓展型课程的实施,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数学,引导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本课程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的发现数学、应用数学、研究数学,突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题”的教学思想。
(五)课程内容
针对不同年级、不同知识基础的学生,进行学情分析,选取适合学生学情的课程内容,类似于课程进度的安排。
(六)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
本课程重点就是培养同学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寻找日常生活中与我们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难点是我们在课程的学习中增强学生的思维、提升数学思考、能积极主动的进行数学数学思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和理解能力。
(六)课程实施建议
在本课程活动中构建开放的、互动的课堂,引导学生探索、发现、交流与合作,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课程在实施中有以下几方面的教学建议:
1.激发阅读兴趣、实施数学阅读
向学生提供好的数学课外读物,帮助和鼓励他们积极的阅读,可以使他们开阔知识视野,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不要制定过多的目标,要让学生先做起来,喜欢上阅读。
2.倡导多种阅读方式
数学阅读的方式是多元的,多种方式结合起来,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让孩子们去阅读。阅读的过程是对数学思想方法感受理解的过程,是开阔视野的过程,是改变学生数学学习态度的过程。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同,阅读能力有差异,学习自觉程度也不一样,不定期的组织学生交流数学阅读的经验和心得,在交流中相互感染,增进理解,发现不同,分享快乐。
(七)课程评价建议
我们将从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学生学习的客观效果三个方面入手,采取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方式,对学生学习情况做出综合评判,评判结果纳入学生素质发展评定。
在课程评价时,重在发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所表现出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在解题方法上的个性理解,激励和维持学生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学生每一点的进展都是为成功,重视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中,是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的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自己来改进学习,不断的促进学生的进步与发展。
在课程评价时,综合考虑以下各项,分为A优秀、B良好、C合格、D还需努力四类,以此作为学生获得该课程学分的依据及评选优秀学生的依据之一,具体由教师负责执行和落实。
综合考虑以下评价指标:(1)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3)学生小组评价意见和任课教师的评价;(4)学生家长的反应;(5)学习成果(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等形式展示记录与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内);对学生进行考核。
在日常的评价中,我们注重学生对数学课外阅读的过程及时进行评价,采用了如下评价方法:
(1)查阅资料法。每周通过查阅《阅读存折》来比比谁读得多,促进学生争当小书虫。
(2)活动评价法。开展数学阅读展示活动。倡导亲子会阅读,建立阅读氛围的家庭;倡导共读阅读,营造共读的温馨氛围;尝试数学书籍漂流活动,让学生经常人手一册,轮流交换阅读……在阅读活动开展中评价学生数学阅读情况,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高。
(3)作品展示法。学生在广泛数学阅读的基础上,用各种不同形式表现个人阅读成果,独特感受有展示自己的需要。教师要努力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充分利用好课堂和课后的舞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展示学生的数学课外阅读成果。通过作品展示,评价学生的阅读成果,注重个体性差异,使学生感受成功的乐趣,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
在常态评价的基础上,期末评价更主动将常态评价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提升评价的效能,呈现的方式方法可以多元,可以采用如下的形式进行:
(1)采取擂台赛的方式进行展示数学阅读成果。数学阅读擂台赛一方面,能吸引更多学生参与进来,另一方面,擂台赛也能反映该生平时的阅读量、理解力、记忆力等,因此采用数学擂台赛的形式容易使学生间相互找到差距,激发他们阅读的热情。
(2)阅读成果发布会。为了使学生一学期的阅读不走马观花,囫囵吞枣,期末可以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成果发布会,会上或介绍自己阅读的书籍,或介绍自己阅读的感受,也可介绍相关资料和读物。数学课外阅读成果发布会,也是学生之间相互推荐新书好书的时机。
(3)阅读成果交流会。数学课外阅读一学期后,梳理自我的阅读思考。将经过心灵的体验、感悟、升华的阅读、思考整理,进行专题的交流和展示。例如,在阅读了《魔力数学》后,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淘淘,学生根据你自己阅读感悟进行分享,通过阅读故事的分享感受数学阅读的魅力。
在进行数学阅读交流中,鼓励学生放开的,想大胆的,亦可以是怀疑,是批判,而后进行专题交流。相信学生之间产生了心灵的交流,思维的碰撞,学生有了标新立异的观点,有了质疑批判的胆量,更多的收获思考的快乐,感受到数学课外阅读带来的力量。
(4)编制阅读成果手抄报。在期末评价时,组织学生编辑数学成果手抄报,由各阅读小组组长负责集中介绍本学期小组成员数学课外阅读的内容和数学课外阅读收获。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处理阅读信息的能力,又促使。学生进一步的多阅读、多积累,在期末展示中促进数学阅读走向深入,也为下学期的数学课外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