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怎么办?
很多方法看起来很有用,但是没有抓手,怎么用?
长期持续的顽固的问题,甚至有可能是我找到了一些错误的方法,我以为在解决问题,结果是在维持问题。《短程心理治疗》里提到过,有很多问题,是在被无效的解决方案维持着。当要求不要想象某物的时候,反而会强化这个想象,心理学上的实验表明,本来不存在的问题,因为干预,反而被强化而被维持下来。沟通课程里反复提到的,不要否定,就是基于这个心理学现象。心理咨询时,往往无法对来访者解决方案的诉求做出即时的回答,更好的方法是引导对方说出做过什么样的努力,尝试过什么样的方法(沟通中的开放性),在回答中收集线索(倾听)。
悖论提问:你觉得怎么做会让这个问题更加严重?举例:如何让孩子对学习没有兴趣?把所有的学习资料藏起来,不让他接触。这有用吗,为了不让孩子玩手机,藏起手机依然没有打消对玩儿手机的兴趣呀。父母自己会得出结论,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的办法,就是追着他,盯着他,逼着他学习。
我们对于所有吸收到的方法,技术,解决方案,一定要有鉴别能力。一旦使用了错误的方法,使用后无效是最好的结果,往往导致的结果是无效的方法在帮助的,是问题本身,让问题更加严重和恶化。
怎么办的问题,我们的鉴别方法的提问:
1、这是在指向行为,还是指向行为背后的规律?(我们经常看到的很多方法,是改变行为,并不是指向行为背后的规律,这是一种用痛苦的方式改变行为)
2、这是抽象的原则还是具体的动作?(抽象原则很容易听懂,但是无法执行。典型案例:改变粗心的方式,不是要求细心,而是增加核对动作)
3、改变的代价是什么?(获得收益,一定会承担成本)
4、别人介绍给我的方法,一定适合我吗?(需要鉴别,是普适性更强的方法,还是个人的经验偏好)
5、这个改变尊重了个体的意愿吗?(我给出好,和对方想要的好,是否一致)
6、这是不是一个不解决问题的理由?(这是有效的解决方案,还是维持现状不解决的理由和借口。这是止痛片还是特效药?典型案例:孩子上课不听讲,家长让给增加辅导班等上课时间,其实给了孩子上课继续不听讲的理由,反正有补习班。这就是止痛片)
7、这个方案持续下去,会构成新的问题吗?(需要评估问题本身和方案持续下去两种伤害之间的性价比)
识别生活中常见的方法
批评
将人或者事情标记为错误,让被批评对象产生自责和自我怀疑,希望被批评对象变得更好。这些行为被贴上标签是会让对方发生改变呢,还是带来挫败感?这是一种呈现负面的方式,看起来很过瘾,这只是针对行为,并不是改变规律,往往只会加重自责。案例:孩子往往会为了凸显自己对事情的掌控感和主动性,哪怕是错的,也会坚持做下去,而且是按照你不赞同的方式,用来对抗家长的批评。这会导致双方毫无意义的对峙和争执,无法解决问题。通过行为主义的方法,调整具体的行为模式,放弃对内驱力的要求,转而对功利目标追求,达到父母想要的直接结果,而不是抽象原则。如果需要获得内驱力的提升,就需要对行为本身做详细的剖析,找到背后的原因,充分理解父母的需求和孩子的困难,找准各自真实的定位角色。
赞美
赞美是不是一个好的方法?这里的赞美需要作出一个区分,沟通说的赞美,是针对性的赞美,是对努力付出的看见;而这里说的赞美,是单纯的夸夸,不顾忌事实的夸奖,即使是没有做出努力,也基于关系无底线的表扬,会让对方停止在这个事情上的努力,会让对方失去掌控感,茫然,害怕打破这个虚幻的赞美而停留在原地止步不前。如果一个人觉得没有自信不够好,所有人共同营造出夸奖的氛围,激励前行,看上去如此正面的反馈,有没有可能让他感觉到这其实只是某种表面的,用来操纵自己的一种技术?看起来是一种积极的人际体验,但是作为解决方案,未必会带来良好的效果。替代赞美的解决方法,就是直接表达感谢,也是沟通当中的赞美,真诚的感受到对方带来的价值,发现差异+行为建模+确认价值。适当的感谢对对方努力的看见,给予更多的自由度,更多的选择权,会建立一个正向激励的行为模式,感到舒适,而盲目的赞美,给予的是被动的压力,做好了,是对外界的迎合,做不好,是对自己的自责,从而丧失自由度和掌控感。
沟通
沟通是非常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不是在所有场景中都适用,某些场景中,会陷入重复沟通和无效沟通的陷阱,当我们太希望以讲道理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沿着同样的沟通场景去反复沟通时,就会陷入“车轱辘话”这样的无效沟通,这里所说的沟通,我理解为沟通技术中的“说服”。《热锅上的家庭》的案例,提供了一个示弱的案例,就是沟通技巧中的示弱。沟通的技巧不仅仅是说服,不仅仅是语言,还有倾听、回应、反馈、赞美、破冰、示弱、道歉等非常多的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无条件接纳
人本主义里提出的核心观念,是说我们内心的需求都要无差别的被看见,作为正向激励的后果,就会变得越来越好。这样无条件接纳的边界在哪里?这个世界上是不是只有对方一个人的需求需要被全部接纳,发生了冲突的时候,对立的需求,我需要接纳哪一个?自我接纳和自我放纵之间,需要有一条明确的边界,除了在感受上需要去看见,是不是需要在行为和规则上再做一些划分边界的事情。
自我分析
自我分析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同时会带来一系列的代价。我是否会陷入一个陷阱,当我学了很多理论知识之后,经常进行自我分析,会不会把自我分析变成一种维持自己不改变的方式?很有可能通过众多理论,寻找自己行为的合理化支撑,导致问题依旧存在,只是看起来合理了,在思想层面和内在感受层面有了洞察,但是在行为和外在层面并没有任何改变。我要的是感受上的满足,是安慰剂,还是行为上的实实在在的改变,这是鉴别自我分析和自我麻痹的标准。心理咨询是有结果导向的,就是来访者能够实实在在的发生改变,而不是陶醉于咨询师的安慰中。心理治疗需要有结束的时候,这只是工具,需要回归生活。
心智改变
认知升级,从更高级别上认知自己。我们在学习时,以为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其实只是抽象的原则,在摆弄一些高级的名词,却没有具体的落实。成长型思维,我今天是这样,随着我成熟后,我会越来越厉害。但是我是不是成长型思维呢,我可能就是会看到那个困难啊,每个阶段都会看到每个阶段的困难啊,这到底给我带来了什么样的改变呢,这是一个具体的动作吗,不,这只是一个抽象的框架原则。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八个字是改变的真谛,就是我在《了不起的自我》中总结的“小步快跑”原则。《5%的改变》,改变自己可以掌控的部分,迈出一小步,小步快跑,动作要具体,要具体到可以接受,可以马上落地。
总结:
我们要知道学习心理学的目的是什么,不是为了掌握更多的高级名词,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过得更好,所以,我需要更多的关注自我的感受,同时不要陷入自我分析的陷阱,更不能将用各种理论来维持问题本身,把学习当做麻醉剂,安慰剂。无论是沟通训练,人际关系,国学经典,还是心理学的各个流派,掌握的知识,没有用起来的那一刻,都不是我自己的东西,只有串起来,成为别人拿不走的东西,才是自己的体系。听完三次公开课讲座,梳理出自己的框架,串联起学过的知识,这才是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