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已经谈到现行的最为普遍的评价科研人员学术水平的指标是论文的数量,论文引用数,论文引用的H-index等(2023-01-16如何评价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1) - 简书 (jianshu.com))。
但是,首先需要指明的是,上述指标有时候并非不能够准确地反映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论文数量,应该是最不准确的指标了。尤其是考虑到中国这种以流水线的方式大量产出论文的科研生态之下,论文数量与学术能力这两者相关性是很低的。再说到论文引用数量或者H-index,这两者其实都基于引用数量越大学术水平越高这个前提假设。但事实是,这个前提假设有时候是不成立的。更准确地讲,论文引用数量与一个研究领域的热门程度更加相关。一个领域越是热门,研究的人员也就越多,这样一来,一篇论文其引用数自然就会越高。如果说,这个热门领域中的知名研究人员在顶级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在多年之后被证明是错误的论文,那么论文引用数量的越大反而会产生更加严重的负面效果。相反,那些具有开创意义的研究,因为新开辟了一个研究领域,或者给出了某种超越时代认知的重大发现,前者因为从事相关领域研究的人员本身就少,后者因为大多数人无法接受这种革命性的重大发现,结果是在短期内(甚至可以达到十几数十年)论文的引用数量一直不会很高。可见,论文引用数量或者H-index都可以错误的评估那些具有重大创新意义的研究论文。
所以,综上所述,如果仅仅依靠论文引用数量或者H-index这种定量指标去评价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有可能会得出错得离谱的判断。还有一种情况(在中国尤其普遍),如果单看论文引用数量或者H-index,那就会对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得出完全是错误的判断:“包工头制”。所谓“包工头制”,是指一个有人脉有地位的研究人员(比如会搞人脉的人,还有高校的院长,校长,以及大量的院士)通过招聘数十甚至上百的研究生,博士后,以人海战术保持每年数篇论文较高质量论文的产出,如此就可以创造出在明面上还不错的定量指标。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资深”研究人员真正完成的工作是圈钱,招人,很多时候ta都不知道底下的人到底做了什么,怎么做的,但是最终这些“包工头”们却是论文的最主要的冠名者。可见,在评估这种“包工头”式的科研模式时,论文引用数量或者H-index完全不能反映科研人员的真实的学术水平。基本可以大致断言,一个实验室越大,这种评估的准确性就越低。
这里面隐含了一个关于如何评价个体在团队性成果中的贡献的复杂问题。一篇发表出来的论文,第一作者贡献多大,第二作者贡献又有多大,通讯作者又贡献几何?这是一个极难评估的问题。外人绝不可能知道真实情况,有时候甚至是直接参与人也无法达到共识。这就为有权者提供了谋利和藏拙的可能性。这也是为什么经常爆出某某院士论文造假,最后院士出来推责,指明是第一作者造假,自己完全不知情这样的学术丑闻和笑话。
综合上述分析的各种情况,我想说明的不外乎是:单凭论文引用数量或者H-index这种定量指标,是无法准确地评估一个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的。所以,除了这些定量化的硬性指标,我们还需要一些直接衡量一个研究人员学术能力的“软指标”,用于反映其与科研直接相关的各种能力,这些“软指标”,这些直接的科研能力包括哪些呢?明天继续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