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时间碎片缝隙里,被动接待了一位友人的突然到访,两三杯淡茶,几缕清烟,神吹海侃之间,倒也还有几分启迪。
论及行业中的变化,或许只有“个中人”才更明了前前后后的来龙去脉,更深切地感受到某些脉络的存在。这其实就是规律,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都脱离不了这个东西。
这里面有自然的规律,也有人性的因素。
比如,在研究和争取国家政策上,国企就远不及民企做的好,为什么呢?这就是要追溯到人性上去了,民企为利,可以“不择手段”,只要能争取的就不会放弃,有政策可以享受到的,为何不去争取呢?傻瓜才不。而国企呢,或许也有人意识到这是个可以争取的利益,却没有人会象民企老板那样,拿出锲而不舍的猎豹劲头去追逐,自然效果就要大打折扣了。
至于为何如此,想想人性是啥,想想国企民企的区别是啥,不用再细说了吧,呵呵。
以斑窥豹,这点滴之间的差别,存在于每一个看得见或看不见的角落,日积月累,集腋成裘,巨大的反差也就显现出来了。结果可能就是一个生机勃勃,满溢着昂扬的朝气;而另一个可能就是一番日暮景象了。这是在同样的大环境下,同一个生态之中,人性因素不同导致的不同结果。
在新能源领域,近年来的变化是每个人都能感受的到的。可以断言,不久的将来,电动汽车取代燃油汽车是个必然的结果。一旦电池问题得到解决,解决了充电和续航的关键问题,真正意义上的“汽车”就将变成历史,而电车将一统天下。至于智能化程度,象无人驾驶之类,也必将随着技术的进步而顺理成章地成为主流和主宰。
回想下不久前,还有多少人为能源问题而忧心忡忡,煤炭枯竭了怎么办,石油枯竭了怎么解,天然气用光了怎么办……除了传统的可利用的自然能源,诸如风能、水能(势能)、太阳能,以及尚未形成气候的页岩气的开采利用,“横空出世”的可燃冰的开采利用已经正式拉开了帷幕……
同样的情况,在电池行业,铅酸电池、镍镉电池、碱性电池、锂电池,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若干年;近年来的技术发展,使得这个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前面提到的电车问题,制约因素主要就在电池,无论是石墨烯还是其他什么技术,可以相信,一旦在试验室取得成功,将会以极快的速度走向市场,完成科技向生产力的快速转变,而这种转变的效率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仿佛进入到了一个加速度的时代,传统的思维模式将无法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这个例子,可以看作是有个自然规律在起作用。这个规律就是发展,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正在被技术的进步片刻不停地向前推动着,势如洪水,势不可当。
而要想不被过早地拍到沙滩上,唯一的选择就是跟上它的节拍。借用一下朋友教我的说法,就是同频共振,要跟当下的世界同频共振,跟这个时代同频共振,如果生在当下的时代,却安装了一套上几个时代的软件,那这悲催可就太大了!
跟外界保持密切的关联,对新鲜事物保持关注,哪怕是不持态度的关注也是好的,可以不拒不迎,只是观察。
或许,你始终都不可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或许,你的梦想和志向并不在引领时代风骚,但不管怎么说,生在当下,就不能自我封闭,总要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成功不成功,那是个见仁见智的东西,没有统一的标准,完全可以不必计较。而不游离于自己生活的年代之外,却是完全应该也能够做到的,否则难道不会有生错年代的感觉么?
所以,保持觉察吧,对你外部的世界,跟上时代的节拍。
青衫于2017.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