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母亲都想给孩子最好的。
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
现实生活中总是有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影响着妈妈的心情和状态,而间接影响了孩子的成长。
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是一个妈妈对孩子的教育期许:
孩子刚出生时,我觉得可以把她培养成才;后来,我觉得她能上个普通大学就行;再后来,觉得她能健康成长就行;现在,我觉得她不把我气死就行。
虽然,这只是个段子,但表达了孩子的“难教育”和妈妈“难当”。
虽然,我还远不到最后一步,但是,现实距离我心中所想也差了好大一截。
在生活的逼迫下,我没有了之前的“魄力”和精力,也没有了一开始对小甜甜教育方面的坚持和自律。
为此,我感到深深的压力、愧疚和不甘。
而我深析自己之所以向“教育计划”妥协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我的“自私”——我没办法像其他伟大的母亲那样,完完全全替孩子着想,我总是调整不好自己的状态,我左右不了自己的情绪。
所以,只好将小甜甜的“教育计划”暂时搁置,先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开心起来。
每天带小甜甜出门,让自己散心,美其名曰“让小甜甜见世面”。不过,这样做也的确起到了两全其美的作用。
可我心情虽好一些了,依然很焦虑。我想让小甜甜每天接触书本,形成规律;我想拥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空间和生活。
朋友说我太贪心了。而我目前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真的一步到位,对于一个人带娃,心情偶尔还是乱糟糟的我来说,还是太难。
此刻,我也体验到要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静待花开”这几个字有多难。人在看不见任何成效的情况下,想坚持下去实属不易。
只能一点一点调整,一步一步慢慢来。
我知道,如果我的状态不好,孩子肯定会受影响。所以首要任务,就是让自己开心起来。
经历了这么多,我算是明白了一个超级重要的大道理:妈妈的好状态,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怀孕的时候是,当了宝妈更是。
只有妈妈开心了,才有心情和精力更好的带宝宝。宝宝在有爱融洽的环境里才能快乐成长。
我也一直记得一位简友曾给我的建议:努力去平衡时间和生活。
现在的我也是这样去做的:每天早睡早起,利用孩子白天睡觉的时间,抓紧享受“独处空间”,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看看书,画画画等;孩子醒了,就把自己交给孩子,用心陪伴。
做自己的同时,也做合格的好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