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手机屏幕在黑暗状态下发出的光,刺痛了半睡半醒的姑娘。
此时距离早上7点通往市里的班车还有不到1个小时,一想到这,姑娘便从床上爬起,抓起衣服往身上一套,拿起牙缸等洗漱用品往水房走去。
时间可真是个宝贵的东西。昨晚临睡前在网络上学习的马尾辫,看似简单,谁知真要动手实践,姑娘的左手和右手僵硬地像枯树枝一样,扎起来的头发就像是乱成一团的线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欣赏,都与美沾不上边。
熟悉的群体对陌生人总是少不了窥探。今天,是姑娘第一次去男孩的单位,总要好好打扮一下,不能给男孩跌份。
姑娘对马尾辫的执着比她预想的还要深,在和头发丝斗智斗勇了30分钟后,面对仍是一团乱麻的头发,姑娘还是决定要最后尝试一下。也就是这次尝试,让女孩连跑带颠地向班车站奔袭而去,也就是这次尝试,让气喘吁吁的姑娘在班车发动的那一刻猛然想起来,忘记了至关重要的一环——给无眉毛的自己涂上一层眉毛。
2
在半睡半醒中,姑娘听到司机报站的声音,原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姑娘想,马上到站了,要准备换乘了。
春节降至,深冬的北京寒风刺骨,即使穿了最厚的羽绒服,姑娘还是冻得直跺脚。
还不容易搭上了出租车,姑娘望向窗外,眼前高楼大厦一点点退去,看着矮小破旧的农屋、枯寂的稻草杆、被路障和施工隔离板切割的七零八碎的路面在姑娘眼前铺满,那一刻,凉意涌上了姑娘的心头。
车驶入了一条景色更为荒凉的羊肠小道,透过车窗,姑娘看到了在路的转弯处,与枯寂稻草杆融入一体、穿着迷彩的男孩。
姑娘推开车门,蹦跶着向男孩跑去,似乎跑的快点,就能为车外的男孩驱散更多的寒意。
进入大门,穿过左边小楼的侧门,沿着门边的楼梯拾阶而上,从左边数第三个房间就是男孩平时办公的地方。
推开门,望向对面,放着各由4张桌子组成的2个大办公室桌。
想到如果不是因为放假,平日里这里应该都坐满了人的场景,姑娘的第一感觉就是拥挤。
在拥挤的空间里生活的人,想必留给心灵的空间也是有限的。
城市化带来的好处是,每个人可以作为独立的个体从封闭、密不透风的小农聚居的生活脱离出来,一举一动少了他人的注视,也会少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不需要的寒暄。
男孩现在的生活和小农聚居差不多,一想到这,姑娘有些心疼。
3
穿过办公楼,紧邻的就是男孩的宿舍。
不到20平米的空间,被卫生间、桌子和2张上下铺的床塞得整整齐齐、满满当当。
姑娘的宿舍也被塞得满满当当,只不过姑娘可以选择20平米的空间可以被塞的是什么。
可以是随手一脱、一句“走你”,就可以飞到对面床上的衣服。
可以是被化妆品、零食堆得要溢出来的桌子。
与姑娘生活气息浓厚的空间相比,男孩时时刻刻被提醒着这是规则和秩序的世界。
20多岁的年纪,我想最宝贵的东西,是能够凭自己的努力换取想要的自由吧。
姑娘做了选择,男孩也为姑娘做了选择。
姑娘想,为了缩短和姑娘1000多公里的距离,男孩在做选择前是否知道50公里的生活和之前的生活的不用
如果男孩知道,他在1000多公里舒适、丰富、相对自由的生活选择了50公里枯燥、乏味甚至有些艰苦的生活,想必他是爱姑娘的。
如果男孩不知道,在体会到50公里的生活真相后,没有抱怨、后悔,反而每次都给那姑娘带来乐观、美好的清晰和生活愿景,想必他也是爱姑娘的。
以前的姑娘总是一天三问,男孩对姑娘的爱有多少,有多深,能否支撑到一日三餐、柴米油盐的生活淘洗后仍然能支撑人生的漫长岁月。
可男孩偏偏是个直性子,甜言蜜语的话那么多,随口一说就可以让姑娘开心的话,到了他这里竟十分的为难。
回想到男孩的选择和男孩的乐观,那一刻,姑娘明白,比起行动上无言的爱来说,再多的甜言蜜语也会显得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