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雨果奖即将揭晓,在往届雨果奖获奖作品中,你最推荐的是?
当推刘慈欣的《三体》。
2015年,《三体》第一部《英文版》斩获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实属众望所归。
有人把它称作是“国产科幻小说的崛起之作”,但刘慈欣本人在书中末尾处,提到这属于“中国式科幻”。
言外之意就是:和外国的科幻小说还不同,哈哈哈,大刘“咬文嚼字”是很精准达意的,主打“小说之间还是有界限的”。
所以推荐这本书,主要也是喜欢他这个人。
那我先讲讲他这个人,有多厉害呢?怎么可以写出这么厉害的科幻小说呢?而且小说今年还被翻拍成了同名电视剧。
因为,他毕业于水电工程系,还是高级工程师呀。早期作品在1999-2006年,就已经蝉联中国科幻小说银河奖了。
这工作(专业)背景+写作天赋,让他的作品多了些情怀与大义。
比如,他从不会在作品中,把男女情感摆在中心位置,即便他对男女情感的写作把握得细腻而成熟,但涉及到爱情与理性(国事大义)时,他都会让小说人物选择后者。
虽说这是人物形象的伟大,但其实更多是他本人价值观的投射。
而《三体》这本书中,对科学和物理学精准和深入的把握,就更受他专业深耕的影响了。
因为他本科是物理学专业,后来又学过高能物理,多年研究精进,知识储备自然不是随便拼拼凑凑、临时找找素材、资料,就能堆砌起来,融入到作品中的。
再看《三体》这本书,有读者评价说:一下就悟到佛法所提到的“万法皆空”。
简言之:外在即内在。怎么理解呢?就是呈现给外界的,皆是内心的投射。
第一部缘起人类文明与三体文明的碰撞,主人公因遭受迫害对人类文明感到绝望,对外星人发出信息,结果三体入侵了。
就还挺魔幻的,不过这应该是“现实魔幻主义”了。
正如书中最后留下了这样一道选择题:保持对规律的渴望?还是对混浊屈服?
这是刘慈欣将科学与哲学结合,对人类文明与未来发展的思考。
《收获》主编程永新评价《三体》说:“这本书有点像交响乐。它的主题很丰富,人和宇宙的关系,科技和文明的关系,这些建立了一个宏大的宇宙观。”
确实如此,一个作家懂文学,他也能写出好的作品,但他要是懂哲学,也懂数学,就像是一匹马插上了一对翅膀,更有活力,也让文字更有张力。
概言之,《三体》这书是值得一看的,没时间看,也可以追剧,不能追剧,也可以喜欢一下刘慈欣这个作家。
因为,不论是书,还是刘慈欣,都很牛犇呀,很值得学习学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