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调剂

2025年8月20日星期三

第六个休息日。八月中下旬,假期走向结束进程,儿子的焦虑情绪也开始浮现,不经意的一句话,也会让他的情绪波动起伏。昨晚,为了洗澡话题,母子俩大吵一架。两个充满攻击性的人,都想在言语与气势上压倒对方,各不相让,反复纠缠。就好像在拔河,两个人各执一头,谁也不愿意先放手,总想把对方拉到自己这边。发力模式,攻击套路,都如出一辙。唯一不同的是,我内在平和,带着觉知在观察,儿子则愤懑不已。最后,我转身离开,主动放弃手中绳索,拔河所需张力瞬间瓦解。儿子和他爸爸聊了一会,跑来向我道歉。于是,刚才剑拔弩张的两个人心平气和地探讨了吵架背后的心理动力,以及他与我们两人不同的相处模式。

我说,“我们的攻击性都体现在,要赢过对方,要证明自己是对的,要别人听从自己的。”儿子说,“是的,如果对方不听我的,我就会感觉特别无力,特别弱小。我也不知道怎样才能停止争吵。”我说,“停战的诀窍在于,承认自己就是无法掌控对方。就像我知道我的儿子已经长大,他不可能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离开站场,让争吵停止。”直面自己的“失败”,允许自己感受“脆弱无力”,才能在风暴中心保持清醒,进而选择退出风暴。如果执着于“战胜”,则被愤怒裹挟,让风暴升级,不计后果地伤害对方。

儿子与我相处,彼此角力,相互压制。小时候,他弱我强,儿子内在压抑,外在暴戾。年龄渐长,心智成熟,被爸爸包容鼓励,情绪心态都平和很多。老公与儿子发生争执时,一般会避其锋芒,待他冷静后再做沟通,无形之中助长了儿子对“战胜对方”的执着。假期回京,在我这里时常碰壁。与他小时不同,多年修炼让我带着觉察处理争执,让儿子暴怒愤懑但无计可施,却又不会真正陷入暴怒伤害对方,进而让他感受与不同人相处的张力。

愤怒不可怕,争吵不可怕,就像潮涨潮落,是平淡生活的调剂。保持开放的心态,每一次情绪起落之后,觉察反思,深刻交流,都是通往心智成熟的路径。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