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邯,风雨飘摇的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亲率骊山之徒和奴产之子改编而成的大军,追南逐北,攻破周文、迫走陈胜,攻灭魏咎、田儋,定陶一战,攻破楚军,杀项羽的堂叔项梁。如此战功赫赫的名将,却又为何在手握重兵的时候,投降了项羽?
一、赵高弄权,司马欣劝告
秦二世三年,巨鹿之战后,王离所率“长城军”被项羽破釜沉舟所击破,王离被俘,涉间自杀,项羽和楚军威名无人可及。
项羽并各路诸侯军,为诸侯上将军,兵多将广。
当此之时,章邯屯军于棘原,在巨鹿之南,项羽屯大军于漳河之南,两军相持对峙,双方却都没有交战。
章邯手中尚握有二十多万大军,然而秦军接连败仗,不断退却,秦二世完全不顾形势,派使者来到军中责让章邯,导致章邯心生恐惧。
于是章邯派长史司马欣去咸阳探听情况,请示上意,此时,朝廷中赵高已经害死了李斯,自己做了丞相,专擅朝权,馋害忠良。
司马欣来到咸阳,想要见秦二世,结果却被拦在外门,三天过去了,赵高还是不接见,大有不信任之意。
长史司马欣心里害怕,急忙又逃回军中。赵高狠毒,司马欣回去的时候怕赵高派人来追杀,所以没有敢走原路。
赵高果然派人去追杀司马欣,却没有追上。
回到军中,司马欣报于章邯说:
“赵高用事于中,下无可为者。今战能胜,高必疾妒吾功;战不能胜,不免于死。愿将军孰计之。”
赵高于朝中弄权,下面的人什么都做不成!现在我们和项羽交战,打胜了,赵高肯定会嫉妒我们立了功,打败了,肯定不免一死,希望将军你好好考虑一下啊!
二、陈余遗书,喻理劝降
司马欣从咸阳回来后给章邯说过那一番话,章邯已经处于进退不得的地步。
此时赵相陈余又给章邯写了一封信,动之以情,晓之于理,力劝章邯反秦,信中言道:
其一,说前人秦国大将:秦国大将白起,攻城略地不可胜计,最后却被赐死;大将蒙恬北逐匈奴,开辟榆中千里之地,却在阳周被斩杀。这是为什么?因为秦不能论功行赏,才会罗织罪名杀害有功之臣。
其二,谈章邯本人情况:章邯为秦过统兵打仗已经三年了,损失士卒十多万人呢,而各路诸侯反抗却愈演愈烈。朝廷中的赵高为了推脱责任,一直想要找章邯为替罪羊来填塞责任。章邯经常在外面打仗,朝廷之上却不断疏远,现在的情况是有功无功,都免不了一死。
其三,为章邯谋取出路:奉劝章邯倒戈反秦,与天下各路诸侯一起攻打秦国,割地为王,南向而坐,称孤道寡。自己称王,和身死家亡,哪个更好一点!
陈余的一封书信,不仅列举前人立功被杀的悲惨结局,同时为章邯分析了此时进退不得的处境,更是为他指出了光明出路,那就是倒戈反秦,自己还能封地称王!说得章邯不由意动。
三、项羽乘胜追击,再破秦军
章邯在收到陈余的劝降信后,心中摇摆不定,开始狐疑,陈余作为赵相,说的话并不能代表项羽和楚军的意志。
为了解项羽的意图,章邯偷偷派军候始成作为使者去和楚军接触,想要立下合约。
许是项羽还在记恨着章邯攻杀堂叔项梁之仇,许是双方对于投降的条件没有谈拢,章邯派去使者与项羽谈判的合约没有成功。
在项羽的心中,既然谈不妥,那就打到妥,用军事斗争来支援谈判。
于是项羽派蒲将军日夜紧急地带兵渡过三户津,屯扎漳河之南,与章邯秦军交战,又一次打败了秦军。
同时,项羽带领所有兵马,向秦军发起进攻,于汙水上大破秦军。
接连被打败的章邯,再一次地派人来见项羽,表示想要和谈的意向。此次的和谈条件,比之战败之前,极有可能降低了很多。
项羽和诸位将领商量,说军中粮草不多,倒不如同意和谈,诸将领皆曰善,于是项羽才和章邯约定要在洹水南岸的殷墟订立盟约。
两军盟约订立之后,章邯终于见到项羽,大哭流淌,诉说赵高如何如何地馋害自己。
项羽封章邯为雍王,但却不让他回到秦军当中,留在了楚军营里,以达到自己的完全掌控。同时立秦将长史司马欣为上将军,率领着二十万秦军在自己的部队前面,向着秦中咸阳进发!
风雨飘摇的秦王朝,内有赵高乱其中,外有项羽拔其地,章邯和他手下的二十万秦军一降,秦再无一人,灭亡已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