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盘古开天辟地,中华文明延绵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礼仪之邦,无论是在历史中的威震八面,以致四方来拜;还是如今韬光养晦,走在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民族一直都是温和而有礼的,即使是要反击,也讲究“师出有名”,从不以“欲加之罪”欺凌弱小,更从未张牙舞爪如西方国家一般,把赤裸裸的侵略认为理所应当,视为“积累变革的财富”的途径。而之所以华夏民族会有这样的心态,都归结于两个字:“德”与“礼”。
以德治国,大约是从周朝就开始了。
在很多人的影响里,“德”应该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提出来的思想,但其实早在周朝建立初期,周人就已然开始建立一个“德治”社会,它包罗万象,不仅有着儒家的雍容华贵,也有着道家的潇洒飘逸和法家的井井有条,可以说后来的百家争鸣也是源于周朝的社会与文化制度,是的,中华文明的底色和基调,是周人奠定的,在周以前,从三皇五帝到夏,是人类从原始社会走向氏族公社,再由氏族公社逐步组建成统一的国家的摸索的过程;而殷商则是我们民族处于少年时代的叛逆时期,他们沉迷在对于神权的崇拜中,忽视了真实存在的人民,所以会有残忍的“人殉”和“人牲”,用活人去祭奠虚无缥缈的神灵;而周朝则是以人为本,以德治国,这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周以后,我们的民族日渐成熟,,虽然政权一再更迭,社会制度也已变更,但这种力量却从古到今,延绵不绝····
周,是中华文明的定音鼓。
“德”这个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它最早的字形,是没有“心”这一部分的,当时的“德”通“直”,是非曲直;也通“得”,它还被借用来表示“失”,有得就有失,周人不相信殷商“天命神灵”那一套,因为正是他们“以弱败强”打垮殷商,由于天不可信,所以他们必须“有德”。
“有德”先要“有心”。
所以,周人的德字有了“心”,意思是“心中所见”,得失之得或是非曲直加上“心”,就成了道德之“德”,可是道德在心中,又如何体现,如何治国?
这个问题从周到现在,已经有无数人在探索,归根结底,就是把无形之德变成有形之物,让它看得见,做得了,也行得通。
或者换一种说法,就是人们需要“榜样”,社会也需要“正能量”。
以德治国,主要是靠着大众心中的道德标准,而大众心中道德标准衡量的依据,正是以“榜样”的行为为基准的,如古代的君主都以“尧舜禹汤”做为自己的标准,孔子则是所有读书人的偶像,可是这都局限在特定的人群中,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需要汲取的“榜样的力量”又从何而来?
“礼”,可以理解为“礼乐教化”和“礼仪秩序”,
礼乐教化,放到现在说,就是教育。“再穷不能穷教育”,是我们从小就听的一句口号,“教育”其实指的不一定是读书多,更多的是体现在一个人的人品、修养和素质中,若这三样是下下等,纵使学富五车,也叫做斯文败类;反之,则还会有人称赞为“仗义每多屠狗辈”;而“礼仪秩序”就是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它不仅体现在我们所说的“讲礼貌,讲文明”上,也反映在规矩,原则甚至是法律上,“礼”与“德”成为一种辩证关系,一方面它们是对立的,“德”的宽容需要“礼”的约束,一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对于“礼”的学习,可以保证“德”的延续;所以中国人夸赞海,因为它“有容乃大”,是德;也所以说“君子如玉”,玉器贵重,却典雅温润不张扬,同时玉器带在身上,是要发出声响的,提醒主人举手投足要合乎规矩,这是礼。而五千年下来,德与礼也组成了一组最恢弘的交响乐,主题旋律是-----和。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如同围棋一样,一切都是非此即彼,一切又都有可能,所以在我们的观念里,没有永远的对立面,所有的一切都有转圜的余地,就像太极,所有外来杂质都能吸收包容,转换成自己的东西,但这并不代表我们没有原则,就像旋转的球体,始终是要有一个轴来支撑的,我们转换舶来品的基础,便是中华数千年沉淀的文化和理念(德与礼),物尽其用,却也不失体统,妙哉也!
事实上,德与礼的制定,都是为了人,国家和民族都是由人组成的,所以就必须尊重人,尊重人的各种需求,但凡违背人类本性的,都只能是伪善和伪道德,如南宋理学家朱熹之流的“存天理,灭人欲”这类说法,真真该被生生世世唾弃,这种极端的灭绝人性做法,束缚的人们的思想,从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历史上国运的衰败和社会制度的停滞不前,最终使我们经历了近代史上百年的屈辱,治国的最终目的是要人心稳定,既然如此就要深入人心,既要拉着风筝线,又不能死拽着风筝不让飞,兼顾社会规范和个人自由,治国需要智慧,更需要人性,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点,才会让国家趋于发展,走向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