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僧人接着说:原来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有赤霞宫侍者灌溉。吸取天地日月精华,又得雨露滋养,所以得脱人形,修成女体,中日由于三十三重天最高的离恨天。饿了就吃青果,渴了就喝愁海水。心里记挂着侍者对自己的灌溉之恩,内心郁结缠绵不尽之意。近段时间,侍者凡心大动,已经在警幻仙子处挂号,想下凡历练。绛珠草仙子也想随他下凡还债,绛珠草仙子说,甘露之恩惠,无以为报,他下世为人,我也下世为人,我把我一生的眼泪还他,也算了结了。所以说,引出多少风流冤孽。
道人听了,楠楠道:没听说过还眼泪的说法,真新鲜!这一段故事,风花雪月更加的耐人寻味。儿女情长,七情六欲,真乃逍遥快活也,世间男男女女,所谓男欢女爱,贪嗔痴恨,直教人生死相许。
你我两个趁此机会,下凡普渡几个,那不是好功德吗。那僧人说,走,咱俩一起去警幻仙子处,将这蠢物交代清楚,待这一干风流冤孽下世,你我再去不迟。说话,一僧一道便走去。
甄士隐听对话明明白白,真真切切的,不知道僧道讲的“蠢物”是什么东西。不由自主的上前行礼拜会,询问方才对话。二仙人笑道,天机不可泄露,到那时不要忘却我俩,你可跳出火坑!甄士隐听了,便不再打听。但还是忍不住问询“蠢物”是个啥东西,能不能让自己窥探一番?僧云:若问这个东西,你倒是与其有一面之缘。说着,取出递到甄士隐手中观看。甄士隐一瞧,原来是块美玉,上面还写着“通灵宝玉”四个字,后面还有几行小字,正要仔细瞧,那僧人讲,已到幻境,强行从甄士隐手中夺去,与道人穿过大石牌坊。上面写着“太虚幻境”,两边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甄士隐也想进去,迈步前去,忽然一声打雷,跟天崩地裂一般,他大叫一声,惊醒过来,方才梦中机遇,大半忘却,不曾记忆。
见到奶妈抱着自己的乖巧女儿走来,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姑娘粉妆玉琢,无比惹人爱。便接过来,抱着英莲上街游玩。街上在过庙会,好不热闹。忽然来了一僧一道,一个跛脚,一个蓬头垢面。疯疯癫癫走过来,行人纷纷躲避三分。到了甄士隐跟前,看见他抱着女儿英莲,便说:施主,你抱着这有命无运,累及家人的东西干嘛?甄士隐听着,觉得是疯话,不予理睬。那僧人说,给我吧,把这东西给我吧。甄士隐不耐烦,抱着女儿要回家。那僧人呵呵大笑,指着甄士隐,道:惯养娇生笑你痴,菱花空对雪澌澌。好防佳节元宵后,便是烟消火灭时。甄士隐听得明白,想问个清楚,僧道只道无缘,离去。
甄士隐正在思索,又瞧见隔壁葫芦庙寄居的穷酸书生贾雨村是也。遇到,简单寒暄,了解街面新闻,进行交谈。贾雨村很有才华,只不过贫困,甄士隐偏偏爱才,两人相谈甚欢。正巧,有严老爷找寻甄士隐,甄士隐脱口离去,贾雨村并不介意。
这时候,甄士隐府中一个丫头看了贾雨村几眼,知道了这边是穷酸书生贾雨村。而贾雨村以为丫头看他,是对他有情,不免多想了一番情意。如此,告别回家。
到了中秋佳节,甄士隐团圆家人完毕,另外宴请贾雨村过来饮酒。酒兴大起,诗兴大发,贾雨村出口成章道: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贾雨村吟诗完毕,又思忖自身,满身抱负,仰天长叹: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恰好这时甄士隐走过来,不免拍手叫好。二人继续喝酒聊天,豪爽之情不溢言表,道: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百姓仰头看。甄士隐听了大叫好诗,好诗。
这时贾雨村讲了自己的抱负,因为贫穷,没有路费盘缠去往京都,如若不然,定要考取功名,扬名立万。这时候甄士隐表示,自己乐意资助贾雨村,助他一臂之力,供给盘缠路费。贾雨村拜谢不止,夜深便告退。第二日,甄士隐思忖给贾雨村几封书信,引荐仕宦,可以帮助贾雨村,不成想贾雨村早早出发进京。真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真乃才子呀。
一晃,元宵佳节到来,这天,甄士隐家丁霍启带着小英莲去看花灯,半夜流浪,霍启要小解,把英莲放在一家店铺门槛上。小解回来,竟然寻不见小英莲踪迹。害怕之余,竟然自行跑路。甄士隐一家人急坏了,到处寻找女儿下落,真是邪门,怎么也找不到。
这时候,葫芦庙着火,殃及甄士隐家,一把火烧的干干净净。甄士隐丢了女儿,家产着火,这时候全然崩溃,只得收拾家底,带着女眷,去岳父家寄生。岳父压根没有好脸色看,要不是看甄士隐还有一些田地家产,可能连住都不行。一下子,甄士隐垮了,精神崩溃,身体每况愈下。
有一天甄士隐拄着拐棍在街上溜达,来了一个跛足的道人,口中唱着歌: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
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
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甄士隐询问道人,又是好,又是了,挺有意思。道人说:你能听到好和了字,说明你还算明白。好便是了,了便是好,不好也不了,不了也不好,我这歌就是《好了歌》。甄士隐有些慧根,一听这个,立马就明白了,心中已经彻悟,放下。
甄士隐注解一番,道人很是认可。这时候,甄士隐躲过道人的肩上褡裢,与道人飘飘然而去。众人赶忙找寻,哪里找的见?无影无踪,不见了。
甄士隐的丫头,在门口缝补,忽然鸣锣敲鼓,官府姥爷过路,也偷不经意间瞥了一眼,感觉面熟,似曾相识,记不起来。等到了晚上,官府老爷传话,要传人去衙门。这一下,可把甄士隐岳父吓坏了。
真是:仙石修炼终成人,堕入凡胎空沉沦。上番因果今番现,道是那路何处寻。
预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