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总是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却总是忘记这世上根本就没有完美的东西,不完美才是真的美。
“诡异谷”现象,让我们深深地明白了这一点:当机器人跟人类的样貌非常接近,过分真实,过分完美的时候,反而会令人产生一种不真实,不舒服的感觉,相反的,将不完美融入设计中,创造出的人物却更让人喜欢。
不完美的人生才有更多可能,生命之花才会开得更加艳丽。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27岁时就患上了耳疾,30岁以后,他的耳病更加严重,这对于从小家境贫寒,外貌并不出众的贝多芬来说,简直是痛苦至极,他一度想到了用死亡来解脱。但是坚强的贝多芬并没有放弃,他发出了自己人生的最强音:“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休想让我屈服!”他创作的英雄《第三交响曲》,歌剧《费德里奥》以及钢琴奏鸣曲《暴风雨》等充分表达他那最悲痛的心境。之后,45岁贝多芬的耳朵完全丧失了听力,任何助听器都无济于事了。可是他依然不放弃创作,《第九交响曲》的出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贝多芬的纯收入与听众狂热的激动情绪形成了反比,他只得到非常少的钱额,入不敷出。贝多芬非常失望,变得愤世妒俗,他只有在激情洋溢的创作中寻求着安慰。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他仍然希望自己的耳朵能复聪:“到了天堂,我就能听见了。”闻者无不潸然泪下。
正视孩子的不完美,因材施教,他才能给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科学家霍金小时候的学习能力似乎并不强,他很晚才学会阅读,上学后在班级里的成绩从来没有进过前十名,而且因为作业总是很不整洁,老师们觉得他已经无可救药了,同学们也把他当成了嘲弄的对象。但是尽管如此,他的父母并没有放弃她,而是接受了他的这些不完美的性格,对他因材施教,在他把东西拆散,无法恢复组装回去时,并没有因此责罚他,他父亲甚至给他担任起数学和物理学教练。20多年后,当年毫不出众的小男孩成长为一位物理界的大师级人物,为人们所孰知。
不完美的艺术,才使人更容易产生共鸣,有所缺陷才近乎美。
《罗密欧与朱丽叶》史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虽是悲剧结尾,比起有情人终成眷属,更使读者魂牵梦绕。该据讲述意大利贵族凯普莱特女儿朱丽叶与蒙太古的儿子罗密欧诚挚相爱,誓言相依,但因两家世代为仇而受到阻挠。他们大胆追求他们的爱情,为了追求新的生活模式,不怕作赎罪的羔羊,因为他们的死亡终结了两个敌对的家族,在道德上取得了胜利,两个家族最终言归于好。
法国作家法朗士曾经说过,“我能坚持我的不完美,它是我生命的本质。”我们一直在竭力地追求完美,但却没有必要要求事事完美。正是因为有了不完美,我们才能品味出人生的奋斗之美,感受生命之美;正是因为有了不完美,我们的人生才有无限的可能,展现出自己的魅力之美;正是因为有了不完美,我才能感受到爱情的可贵,亲情的难得。不完美才是真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