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出生的时候,我面临着家庭、孩子、工作的各方撕扯,天天焦头烂额, 顾此失彼。这个阶段,在经济上在精力上,我父母主动考虑到我,给予了主动的支持和帮助。 他们会找各种机会以给鱼大红包的方式给我钱,在我抱怨婆家的时候, 我妈说, 对婆婆好就是对自己好。不过婆家七大姑八大姨的也是烦的。 这边实在忙不赢,实在没人帮你,爸妈想想办法。
我妈说的话让我明白,其实并不是我觉得有理,其他人也会觉得有理。 他人眼里谁对谁错很难说。重点的是我自己的取舍。
我婆婆在我婚后就搬到我们家和我们一起生活, 但一年多后,鱼出生后,她会各种理由要回乡下,在鱼需要人帮忙的时段,每年春天3月和9月回乡下住一阵,6,7,8月份和12,1,2月来我们家住, 并且呢, 她要带着她外孙们一起来住。而事实上我们开学初, 通常都是很忙的。而寒暑假我放假,完全可以自己搞定。在鱼长大了之后,她就基本住我们家了,很少要回乡下,你需要她帮忙的时候她很堂皇, 她说我也是自己带大孩子的, 没有老人帮忙, 你就当没有我, 而她老了之后她的生老病死却全靠我们,因为她自己没有一分钱收入,当然她小儿子也在经济上和我们平摊。我现在想起来还是感受到农村老婆婆的那种堂而皇之:只索取,不为她儿子更不为我的发展考虑。
比如说有次我流产请假在家, 她一看到我在家, 立即把鱼放我手里说, 你不上班, 那你抱孩子。 我去做别的。 我说我连班都上不了就是回家休息的, 我能抱得起孩子还需要请假吗?
当时我只是目瞪口呆地想,乡下蚊子多是她要带外孙们来舅舅家住的原因,蚊子多难道是舅舅的错?有亲生父母在,过年为什么不和自己父母过呢?那有离开自己家去舅舅家过年的理?慢慢地发展出,她两个女儿女婿都计划把孩子放我们家读书他们自己出去打工的地步。不解和生气也仅仅是让我自己不愉快。
在鱼满一周岁的时候我婆婆提出要回她大女儿家住,带鱼一起去。她只想着让她外孙们来我家,却可以提出让鱼,一周岁就和她回乡下?当时我忍着撕心裂肺依了她。让我女儿去了乡下一个月。
我平时上班忙, 只要我回到家, 还在忙着其他事情,她就会找我说, 我要走了。 我实在烦了,说好。她又说, 你让我走的。你会感受到她的心都用在拿捏你,要你承担起她要拉平你和她在农村的两个孩子家之间的生活水平的事。
在我婆婆眼里, 我说忙,其实也就是上几节课,在她看来不算啥。她无法看到课外我要做的事情,我们的前程我们需要积蓄的力量和对未来的布局。她对比的就是她吃过的苦, 曾经她有多忙,多难,曾经我公公有多厉害能干。
这中间我父母出面请我堂妹过来帮过一年,孩子读幼儿园一年,读学前班两年,但基本上在鱼上小学之前,我很长时间都处在不得已和婆婆及她的两个女儿家的交往中,此外我婆婆还要顾她的同母异父的妹妹家,壶老师的阿姨一家, 我婆婆会悄悄收拾起任何我们不太用的东西搬到她女儿们家,时间长了我自然发现。 有次被我看到, 问她为什么带我的东西走。她说你有这么多呢, 他们在乡下没有。
这叫暗拿。明呢,过年过节单位发东西,我们的粮本上吃不完的粮食指标她都会要求我分给乡下的亲戚们来挑走, 没错, 他们是拿着扁担和桶来挑面条之类的东西, 然后往来的车费我婆婆会提前要求我准备好零钱, 每家给往来路费。
光拿还是不够的,再就是带人来,过年,她外孙们等我放假就来,出了节再回自己家,其他亲戚,老老少少短住,过两三天回家, 我记得最多的一次是她之外,壶老师弟弟之外,她带了13人住我们家过年。家里住不下, 让我们在外借了房子。 那时候电话不便的, 到了年初二, 我爸爸自己跑过来看我们。一屋子我婆婆的客人,我爸看到我说, 我来看我女儿, 我来看没出生的宝宝。我那时候真是不懂事,真是不孝女,真让父母操心伤心, 我婆婆也是有女儿女婿的人了,她心里眼里只有她自己和她想要做的事,怎么让我们出钱出力怎么用我们的资源,从来没啥礼节规矩。
不是我妈简单一句对婆婆好那么简单。但至少我妈的话在我这里有用, 所以我深受其扰,也深受其害的,也还是一直相信对婆婆好就是对自己好。现在好多年过去了, 鱼也当妈妈了, 我回头看这句话这件事。 首先我感受到我父母角度他们的情感情绪。 以他们的经济能力和生活经历,他们强调的是什么才能真的帮到。不是在我小家的高低,而是家庭整个的发展,我当时的需求。 我哥说,我爸说你已经这样不容易了,不要再为难你,要帮你。
我当时单位同龄人的家庭,有一家父母姊妹就齐心一起来他们小家吵架挑是非争高低,还有一家女方父母总是在各种借口要钱,甚至鼓动儿女刻薄对待长辈。更多的人是不准婆家人(农村人)来住。
我父母私下总是对我说过年过节你要给婆婆钱, 要对婆婆好,养父母天经地义。至于他们自己,是不需要而已,说他们不仅不需要还能适当资助我们,但这不能作为标准来要求其他人。也不用心里不平衡和想不开。
过了孩子还需要人帮忙的时段, 鱼健康活泼漂亮,壶老师事业发展很好, 我一直觉得我妈的话有道理。在他们的指引下,我们这个小家还是在往上走。不在小事上消耗, 有时候输也是赢, 对不?
举例说你急着驾车上班, 路上碰上有人碰瓷遏你大几百元,气愤不?但从一年时长看呢? 从十年看呢?从一辈子来看呢, 是不是小事情?
几十年过去,看的当年那些和壶老师一样的出生背景和资质的人,有一家散了,那人郁郁寡欢愤愤不平中自暴自弃早早去了, 他孩子在南华大学读临床医学,现在也就是在美容院打工这样。孩子母亲另嫁的人也就是个市内企业的人,其实如果孩子爸爸在世,至少退休工资比他现在老公要高吧,孩子母亲看儿子打临工,只说孩子吃不得苦,又要生活,只能这样。 其实呢孩子的情况是父母能量不足以支撑他做更好的选择。
多数邻居的发展不如壶老师。平稳的家庭孩子都发展还行。有个孩子在当地最好的小学当老师,有个孩子铁路上当乘务员。说起来是能靠着父母靠他们自己过平稳幸福的日子。 很少有孩子像鱼那样吃上学和漂泊的苦,好在鱼现在大差不差也安顿下来,也生了孩子。
我父母的做法是不争高低求发展,给钱支持给人帮助,鱼出生起,壶老师发展的好,在壶老师的努力下我也发展的算如意,更重要的是鱼超越了我们,生活有序平稳。这些都是我父母给的底气和眼界上的不同。
现在回头看,也看到其实那时候的我还是自我的主体性不足,让渡了过多的自己的利益。现在想来, 这个度在于我帮壶老师尽子女的责任就可以, 要在婆婆要求的其他事情上划好线,这样也不至于承受过多, 也能专心培养孩子和发展自己和用心工作。 现在看女儿处理她小家的事情,已经强过当年的我。一个是孩子带得好,家里井井有条, 第二也不舍弃自己的发展,第三还能善待自己,即使在各种繁忙中, 产假期间还去了一趟日本关西两趟宁波,能给自己滋养。一个大家其实是三个小家,他们做到了不让长辈太累,也给大家各自留出时空,互相之间也是客气和协商共同做事。
今天正好猪崽爸拍了一段短视频,猪崽自己在玩,抓玩具,抓夜灯,还扶着床头自己站了一会,猪崽在好听的音乐声中愉快地玩和站,平时用的夜柔光灯也是他的玩具也能补光。一个看似自然生成的日常小视频,其实猪崽爸是不动声色的准备了BGM和布光,很好地选择了角度和环境。录的视频和他们在儿童照相馆拍的照片比,更有生活气息,当然相馆的也拍的好看。 一件小事,但也看到他们的周全,女儿小两口都是本职工作压力很大的人,这两年换房,生子,事业上升, 不容易。两人都用心对待孩子,两人都互相在意,做事都是希望支持对方,真好。
昨晚,壶老师聊到孩子们,他在鱼家里上岗, 他说话的态度和事情让我想起我曾经经历过的事情,我们能看到的,我们能做的, 不过是为孩子们的大局和未来出一点点力,我们可以观察到鱼的本性本质,猪崽,猪崽爸爸的特点, 我们也可以体察到他们值得我们出力。这些对他们来说也许微不足道,而且这过程对我们三代人来说互相也是有益才值得。
我父母我婆婆都是过去的人了, 在代际之间,他们留给我们的最值钱的是有价值的理念, 我们应该在他们的基础上筛选出有益的做法,更新自己的理念,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查明原因找到方法,而不是被困在代际传下来的糟粕,被困情感情绪, 找不出解决方案。今天来说这些,也仅仅是客观中立的描述,其中也有泪目时刻,感动于现在理解的父母为我吃的苦和用心,也有愤怒时刻, 也是更清楚看到过于善良下纵容到婆婆得寸进尺甚至到了对我因为怀孕要做一条裤子她在边上发表意见说怀孕的裤子只能穿几个月,应该省钱了招待她的过年客人。她本人不是多恶的人,也在事实上帮我带了孩子,只是我的自我缺乏主体性造成的这样的事情发生,现在看只能更多的是明白了自己的不足和优点, 具体怎么面对一些家庭琐事,怎么做更好的自己,平衡生活和工作,下篇再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