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擅言谈,总是处理不好同事关系。生性内向,不知道如何和家人朋友更好沟通。难以自控,情绪波动太大。对,都是我--一名低情商患者。为此我阅遍各种情商类工具书、畅销书,总结出这份书单,希望对你也有帮助。
情商由五种特征构成的: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
为了简单区分,针对这几个方面,推荐10本书籍。引号部分是我提出来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书摘。(部分书籍有重名,故专门注明作者,购买或查找时注意哦)
1. 自我意识
《九型人格-了解自我,洞悉他人的秘诀》
作者:唐·理查德·里索,拉斯·赫德森
九型人格相关书籍在国内比较少,九型人格理论将人与生俱来的性格概括为九种类型——改革者、助人者、目标追求者、个人主义者、探索者、忠诚者、热情者、领导者与和平缔造者。对于自我认知是比较好的方法。这一本比较偏重理论,相应整个理论体系也比较严密。如果觉得读起来太累,可以读九型人格另一位大师海伦·帕尔默的《九型人格》,相对更侧重案例。
“ 那么,九型人格如何能帮助我们认识有益的东西呢?答案很简单:每一种人格类型真正需要的东西就在它的整合方向上。困难在于:为了走向整合,我们必须渴望超越人格习惯。我们必须渴望且有能力超越自我,达到某个更高点,体验自己与人格活动无关的那一部分。同时,我们还必须渴望充分地体验自我带来的局限和痛苦。自我超越是困难的,也是可怕的。”
《遇见未知的自己》
作者:张德芬
长期霸占各大图书网销量排行榜首页的心灵鸡汤。文字浅显易懂,提倡向内关注,心灵成长。总的来说可以作为一本睡前读物。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所有的人事物都是你内在的投射,就像镜子一样反射你的内在。当外境有任何东西触动你的时候,记得,要往内看。看看自己哪个地方的旧伤又被碰触了,看看自己有哪些阴影还没有整理好。不要浪费能量在那些外在的、不可改变、不可抗拒的东西上。现在内在层面做一个调和整理,然后再集中精力去应付外在可以改变的部分。”
2. 控制情绪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作者:奇普·康利
作者创造了一套情绪管理法则,用加、减、乘、除来运算经常找不到头绪的情绪波动。比如,当陷入焦虑之中,就去看看是否因为面临的不确定性在增加,且事情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如果有了猜忌心,那么就反思一下,是自己的自尊太强,还是感觉到了不被信任。是一本比较实用的情绪管理工具书。
“焦虑是一种情绪,而非性格缺陷。极度渴望控制自己生活的人往往会受到焦虑症状的重创。”
《改变人生的快乐实验》
作者:埃德·迪纳,罗伯特·迪纳
用通俗的方式阐释积极心理学。通过15个有趣的心理实验,探索快乐的方法。看书的简介,探索让每个人快乐的方法,有点扯淡。快乐我认为没有方法,故意而为的快乐就不快乐了。但是情绪控制是有方法的。这本书在情绪控制上的理论方法值得借鉴。
“迷人王子也许不是花心之徒,但他也不会完美——他会忘记妻子的生日,还是个工作狂。他长了大肚子,还口臭。”
3. 自我激励
( 我理解的自我激励是对自己更加了解,能够负责,不再依赖于外界的激励。所以这三本书可能不是打鸡血的读物或者是鸡汤,更在于建设强大的内心)
《我喜欢生命本来的样子》
作者:周国平
周国平先生的散文选集。简介是这样说的:当面对爱、逆境、孤独、死亡、变故等人生大命题的时候,人应当保持在什么心理状态,是本书的意义所在。希望本书能为在繁杂的世界里找不到头绪的你,建立强大的灵魂世界。深以为然。
“人生固有悲剧的一面,对之视而不见未免肤浅。当然,我们要注意不因此而看破红尘。一个历尽坎坷而仍然热爱人生的人,胸中一定藏着许多从痛苦提炼的珍宝。”
《少有人走的路》
作者:M·斯科特·派特
这本书已经被推烂了。但,确实是经典啊。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主要阐述了延迟享受,承担责任,直面真实和保持平衡。
“放弃人生的某些东西,一定会给心灵带来痛苦。........失去平衡,远比放弃更痛苦。我想不管是谁,经过人生旅途的急转弯,都必须放弃某些快乐,放弃属于自己的一部分。回避放弃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永远停在原地,不让双脚踏上旅途。”
《活法》
作者:稻盛和夫
作为两家世界500强公司的创始人的稻盛和夫,对于人生哲学的思考。“人生的真理?生活的意义何在?人生应有的状态是什么?我将毫无顾忌地阐述我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的基本思想,将我这根小小的木桩打进时代的激流。”
“人生和经营的原理原则以单纯为好。”
4. 认知他人情绪/处理相互关系
《亲密关系》
作者:莎伦·布雷姆 / 丹尼尔·珀尔曼 / 罗兰·米勒 / 苏珊·坎贝尔
探究长期以来诗人、剧作家、哲学家,乃至医学家对亲密关系的理解和论断,以及最近20年的研究工作。是一本理论性非常强的书籍,一本关于爱情的科学著作。关注于人的心理成长过程,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处理朋友和伴侣之间的关系。
“性别差异不像我们一般人想象的重要和有影响,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这种说法是根本不对的。一般人往往倾向于夸张两性之间的差异,并用成见描述他们。在两性之间广泛的相似性的前提下,相对于个体差异性,两性的差异是很小的。因此,将异性看做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是有害的,会阻碍对伴侣观点的理解,妨碍共同解决问题。”
《谁在我家》
作者:伯特·海灵格
讲述海灵格的家庭系统排列理论:透过家庭系统排列,我们最终会获得自身在家庭亲族这个命运团体中一个恰当的序位。由于海灵格对老庄哲学颇有研究,将其和心理治疗学的技巧结合。在中国,该理论被广泛用于家庭治疗。
“母亲对儿子的爱,要经过父亲才流向儿子。当父母通过这样的方式爱他们的孩子时,对孩子的爱会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孩子也会感到自由和安全。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夫妻之间的爱要享有优先权。在家庭排列中进行到这一步时,你能马上看到孩子觉得父母是相称的一对,他们很放松,每个人都感觉良好。”
《沟通的艺术:看入人里,看出人外》
作者:罗纳德·B·阿德勒 ,拉塞尔·F·普罗科特
前两本都讲的是如何处理与身边亲友的关系,并且偏重理论。那这一本,是可以广泛运用的日常沟通技巧工具书。分“看入人里”、“看出人外”和“看人之间”三部分。“看入人里”探讨与自己有关的沟通因素,简要介绍人际关系的本质,强调自我在沟通中的角色,并分析知觉与情绪在沟通中的重要性;“看出人外”探讨与沟通对象有关的因素,分析语言和非口语的特性,强调倾听的重要性;“看人之间”讨论关系动力,强调关系的重要性与关系中的亲密和距离,如何增进沟通气氛及人际冲突的形态与因应之道。
“如果你是一个和哀悼者交谈的人,你能做的最健康的事就是倾听。不要试图对那些感受作出判断和批评,也绝对不要给出一些缺乏逻辑的建议——像是你的朋友不应该感到伤心、难过之类的。”
当然,任何书籍或者方法,都只是一个参考答案,甚至有的题目的答案它也只能给出一个“略”。思考,运用,反馈和修正,才是价值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