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走在时代前面的哲学家
读《回忆苏格拉底》有感
这本书,读的很惭愧。因为在读它之前,我对苏格拉底的了解非常有限。虽然书名叫做《回忆苏格拉底》,而对于我,通过这本书,只能说对苏格拉底有了一点儿认识。当然,对于一个先贤的认识和了解,绝不是一本薄薄的回忆录就能做到的,只能说,通过这本由他的学生色诺芬所写的回忆录,对于苏格拉底的主要哲学主张有了一点点浅薄的了解。
严格来说,这本书,更像色诺芬为他的老师所写的辩词,由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之间的对话组成的辩词。为什么而辩护呢?我们知道,苏格拉底最后被雅典判处死刑,指控罪名主要有两项:一是不信神明,二是教坏青年
而色诺芬的回忆录里,借助大量的对话,来证明他的老师 苏格拉底无罪。所有的辩护,主要是针对这两项指控。恰恰在这些辩护中,我们可以窥见一点苏格拉底的哲学(伦理学)主张以及他作为一个不收费的老师的个人的操守品行。
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称为希腊三贤。为后来的西方哲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苏格拉底本人在哲学上的兴趣是有一个变化过程的,早期的苏格拉底的哲学兴趣主要集中在自然哲学方面,比如天文学,量地学,这大约和他的家庭环境有关系,他的母亲是一位助产士,父亲是一位雕刻家。到了后期,在他大约四十岁左右的时候,兴趣从自然哲学开始转向伦理道德,也就是从对自然的兴趣转向了人,以及由人组成的社会。有这样一句话,描述了苏格拉底的这种转变:苏格拉底把哲学拉回了人间。
在苏格拉底之前,希腊的哲学兴趣主要是针对自然,所以此时希腊哲学虽然已经有了很多哲学家,但大部分属于自然哲学范畴,但是到了苏格拉底及其以后,哲学关心的话题从自然转向了人,伦理学,及道德。这是为什么呢?就像我们在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里,当我们大谈道德的时候,一定有着它内在的社会原因。比如我们的孔子。众所周知,孔子在中国的地位。一部论语,奠定了其中国第一师的地位。孔子在其所处的年代,和学生之间对谈的内容,多以如何成为君子为主要话题。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主张恢复周制,所以,他的论语,是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的。当然,我对苏格拉底所处的时代知之甚少,不敢妄言其伦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但私以为,他之所以如此关注伦理和道德,也一定有着不可分割的时代原因。
关于对苏格拉底的第一项指控,不敬神明。这里所谓的神明,主要是希腊城邦的神明,和苏格拉底的神明究竟有何不同呢?
我们知道,有一本书,叫《希腊神话》,书中出现的众多的神,是当时大家信奉的神,而苏格拉底被指控不信奉神明,则是因为,他信奉了另一位神明—美好生活的不朽的神。
这里的指控已经很显然,即苏格拉底实际上信奉的并不是大众都信奉的诸如宙斯之类的神明,说到底,他信奉的是他自己。对于一个城邦的统治者,如果你的城邦里出现了这样的思想异于常人的人,你的想法会是什么呢?更何况,苏格拉底还是一个教学方法独特的老师呢?
那个时代的老师,和我们今天的老师不太一样。我们今天的老师是在某一个固定的地方,甚至有着固定的教授对象,并且有报酬的这样的群体。而苏格拉底这位老师,和今天传统观念的老师完全不同。他没有固定的教学地点,没有固定的教学内容,不收取报酬。完全凭借自己的人生智慧,吸引那些青年,追随他,向他请教。正因如此,他被指控的第二项罪名就是 教坏青年。
我们所理解的教坏青年 一定是道德败坏。然而,恰恰相反,他对于青年人的个人修养不仅不坏,而是严于律己,为青年人做出榜样。大约因为他信奉爱智慧,所以作为一个老师,他和我们今天心中的老师,或者我们理解的老师完全不同。我们印象中的老师,具有绝对的权威性,不容置疑。而苏格拉底,是怎样教导学生的呢?问!他以不断提问的方式,引导启发他的学生,自己找到答案。正因如此,苏格拉底是一位很有“说服力”的老师。而传统概念上的老师,则是正襟危坐,宣扬大义。在这样的启发式提问中,学生逐渐逼近了“真”,而非那些浮于表面的,人云亦云的对错,好坏,善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自己发现了答案,而且有了一种难能可贵的独立思考的精神。这样的精神,对于统治者来说,是一种可怕的信号。这意味着,他们的统治对象,将变得难以控制!因为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也许这就是雅典城邦指控他“教坏”青年的真正含义吧。
在整个回忆录里,不难看出 苏格拉底的确是一个道德楷模,对于物质追求几乎做到了苛刻的地步,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认为,作为一个有志于国家作为的青年人,应该有着这样良好的道德修养。当然,对于这种要求,见仁见智。以他的禁欲主义为基础,形成了后来的犬儒主义。
苏格拉底,以其对智慧的不断追求和坚持,使得雅典城邦视其为"罪人"。时代,对于任何一个先行者,都不会善待。但是,苏格拉底,以他的执着,成就了西方的思辨精神,并流传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