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东东请吃饭,坐席中有张**,孩子的***。
我已经有好长时间没有见他了,粗略估计,快小半年了,虽然同在一个小县城上班,还是亲戚。
想想,有些人,即使亲戚又怎样呢,即使住的很近又怎样呢?各自爱好不一样,认知观念不一样,如果没有牵线搭桥的其他人员或事情,真的很难相见。
即使年龄大了,按理说更应该珍视相见。
和他寒暄,简单问他最近在干什么等话题。
他说:我还有7个月就退休了。想想马上60了,上班了39年,感觉啥也没有。
啥也没有。
他39年如一日,在一个县城,在一个单位上班,看着人来人往,领导换了,有年轻人新进来,有人先退休走了,自己慢慢也从意气风发的年轻或中年的年龄走过了,年轻那时技术好,还是单位中层干部,领导重视爱见,自己想到未来日子很长,没有想到自己会老,会退休,会从单位彻底离开。
离开单位,除了一些例行手续问题,基本上再也不去了。那些曾经熟悉的同事,以前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也许一年或几年,甚至一辈子不再相见了。
张发着感慨,然后说喝酒,喝酒,我和他轻轻碰了一杯。
他继续说:以前感觉一天三喝,想喝,现在,感觉酒量突然下降了,不行了,也不怎么想喝酒。
年龄不饶人。
以前看到这句话,认为不饶的是别人,自己会一直年轻,年龄奈何不了自己。
可是如今,曾经志得意满,豪情万丈,喜欢指点别人的张,不自由自地低下了高昂的头,淡淡地说:我再也不说你们了,说多了啰嗦,你们不爱听。
以前为了一个话题吵来吵去。现在,年龄到了,不用谁再提醒,自知之明就来了,再也不争辩谁对谁错。
掐着手指头算算还有多少日子退休,因为退休指日可待了,还有在单位的日子不多了。
我说张的时候,自己何尝不也有同感吗?
自己的未来,还有多少希望改变现状?这样在一个县城,一个单位,重复着一个行业工作,职业的天花板就在县城,一辈子望去,就这样走过去吗?
自己和张,有多少差别呢?也许差别,不过先而后已吗?
他感觉快60岁了,空空如也。
我庸庸碌碌地重复着每一天,有啥资格慨叹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