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故事的人和说故事的人

深夜,也许是没了那些个嘈嘈切切,人更容易放松下来,精神也好,理智也罢,一切没道理的变得柔软起来。白天里再多的坚硬,到了晚上,夜幕一降下来,统都化成了水。流进心里,流进脑子里,再转个圈流出眼眶来。

有人说独处的时候更容易看着自己内心。这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们其实都很害怕孤单。不论这份“独”由何而来。这时候夜色大概是最理想的掩饰。黑暗公平的笼罩过来,让每个人相对分开,借着夜色迷人,想一些私密的问题,做一些私密的反应。

我看过凌晨两三点的街道,路灯倔强的亮着,偶尔一辆两辆车驶过,边上楼里的小窗户一两个的亮着,哪有一点热闹的迹象。无声而肃杀,平白地就有了一点孤伶伶的感觉。若是此时线路出点什么小毛病,灯光忽明忽暗,那一刻真的有些伤感。城市这种地方,看星星是件困难事。抬头看天空,往往其意义在抬头时自己心里的盼望。

简单而干脆。

每个城市都有一些上了年纪的地方,我喜欢那股子气息。有些半旧的家什儿,疯长了草的旮旯,操着方言的家长里短。慢慢地没了。

曾经看红楼,说这里面的“半旧”什儿,有些不明白,后来慢慢懂了些。太新,没什么烟火味儿,总有些拘谨;太旧,离拆也就不远了。人家渐渐搬走,留一间间空荡荡的多面体,瓦楞不全。

“半旧”有岁月的停留,时间在这里打盹,发酵出人间百态。街头早点铺子早早的冒出白气儿,街上慢慢地开始热闹起来,你来我往,讨价还价,再慢慢地作鸟兽散,各回各家,最后从各家各户飘出饭菜香。喊着“开饭啦”,就是一天的奔头。

我没出息的向往。

很多想法不知怎么的就变了,突然间发现跟自己之前想的就不一样了。有时候想问题想的特别梦幻,哪怕知道只能是想想的事,也美着冒泡的做梦。有时候特现实,越想越感到烦躁,反复拿出来斟酌,慢慢改慢慢想,心里没底的恐惧。

我觉得我什么都能做好。

我觉得我什么都做不好。

对未知除了隐约兴奋,怯怯犹豫,还有不察的敬畏。像神明。我们烧香拜佛,求一份心安,求一个寄托,求一个信念。我们说,“老天,你开开眼呐”。怀着十二分的崇敬,求个愿望。

我们害怕了。

我们后悔了。

说的总是比做得多。

计划总是在计划。

每一个人都曾光芒万丈,每一个人都曾孤独彷徨,每一个人都在时间的线段上无限延长,伸向不同的地方,穿插彼此的生活。

我们交集。

我们高兴的欢笑,

我们痛苦的流泪,

我们倔强着,不敢轻易,说

算了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刷朋友圈看到一个朋友晒出她写的文章得到了赞赏 虽然就几块钱,但可以感受到她的高兴 对她而言,是对她坚持了那么久的一...
    子衿凌阅读 1,683评论 0 0
  • “我当时在看《猫和老鼠》那个动画片,那只猫在弹琴,我当时就被那只猫的手给震住了,我就是特别渴望,我就是想像那只猫,...
    瑞姐领读阅读 3,068评论 0 1
  • 指读问题受教于笑妈指点,进步很快。在此感谢! 一年级开学两个月了,从这周开始老师加入了课外阅读要求,也就为英语学习...
    木木sani阅读 2,38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