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太阳暴晒在身上,我竟感觉到冷。强烈的压迫感直直向我袭来,我不能动,谨慎小心地呼吸着。
我怕黑暗将我吞噬,所以我躲到屋子里打开灯、手电、手机...所有能发光的东西。在亮光下,我渐渐地睡着了,梦里我变成了猎人,开枪杀死了一只狮子。
寂静无声的深夜,打开电脑,写下一段又一段的文字。黑暗笼罩的小小房间,被屏幕光亮穿透的脸庞。无声无息的疼痛,流走在键盘的起伏声中。
仿佛这一刻,四四方方的光亮便是婷婷的整个世界。她听不见任何声响,只把内心的音符,倾盆一样诉给文字听。
谁说文字没有表情,它清清白白跃然屏幕上,却散发出无边的黑暗气息。
婷婷早已学会熟练地摆弄微笑,却在转身的瞬间沉下脸去。自从她爸妈离婚后,她就这样。没有人再能走进她的内心,她只愿和小房间里陈旧的电脑说话。
那是父亲离家时,唯一留给她的一件物品。除了这台电脑,其余所有家具都被父亲搬走,连同婷婷对父亲最后的一丝“包容”一起搬走。
多年后,她想起曾经无数个黑暗的夜晚,心中的钉子已经不再痛了。但那份孤独感,稍作触碰,就从心底涌出来,包裹着她,这份熟悉感,始终摆脱不掉。
归根结底,原生家庭的痛,孩子需要用一生来治愈。从小被忽视的孩子,活的得多绝望!
然而,一个孩子的孤独,是这个世界上最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丽莎·汤普森的《欧文的雕像》中,主人公欧文是一个内向、胆小的孩子,自从父亲去世后,母亲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好,欧文则努力假装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可是,没有人能让他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他不愿意和别人交流,他唯一的朋友就是纪念花园里的石头雕像。
欧文的父亲去世了,母亲的状态时好时坏。她的眼神呆滞,不喜欢到处走动,她常常穿着睡衣坐在沙发上的同一个地方,会经常忘记吃饭、忘记做家务。
小小的欧文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着妈妈,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支撑着这个家。每天按时上学,不让妈妈担心,时常关心和安慰妈妈,努力做懂事的孩子。长时间的压抑情绪,让他很难在公开场合说话,他已经很久不和大家交流了。
英语老师詹宁斯先生邀请欧文,在即将到来的图书馆开幕式上朗读他的诗,他也拒绝了。他只愿意和他的好朋友“石头士兵”说话。
不管欧文说什么,士兵只是坐在那里听,每天放学,欧文都会和石头士兵聊天,分享他的喜怒哀乐。
可是,好景不长,镇政府决定对公园进行现代化改造并移除士兵的雕像,欧文悲痛欲绝。但他决心拯救他的“最好的朋友”。他阅读了所有有关的新闻报刊,并发邮件给相关部门,还联系了报社,但都没有改变。
他觉得,爸爸走了,妈妈没有精力管他,现在,石头士兵也要走了。他感到特别特别的孤独。
后来,他了解到负责新公园改造的米卡拉议员会参加学校图书馆的开幕仪式,这是他最后的机会。他决定参加朗诵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我的爸爸去了战场,从此再也没有回家。他听不见我笑了,就像一个铁石心肠的士兵。离开的无法回来,还在的请别让他离开。救救那个石头士兵,别把他带走。”
他的诗朗诵非常成功,全场掌声激烈。米卡拉也被他的诗感动了,并帮助他留住了他的“好朋友”士兵。新的纪念花园不但保留了这座雕像,还修复了破败的地方,恢复了它以前的容貌。
同时,在凯特阿姨的帮助下,妈妈也重新振作起来。他不但拯救了自己的“朋友”,也拯救了自己,更是拯救了这个家。
我们每天度过的平凡日子,也许就是一种奇迹的延续。自愈,是一种了不起的能力。
欧文关于“拯救”的故事,让人感动。他就像所有牺牲的士兵一样,像他的父亲一样勇敢。因为“拯救”自己的朋友,他战胜了自己的胆怯,这个家也变得越来越有希望。
而开头故事里的婷婷,就是我本人。欧文的勇敢深深打动了我,也让我明白,要想摆脱阴霾,就得勇敢一点。
莫泊桑曾说过:人的脆弱和坚强都超乎自己的想象。
我们无法改变遭遇的不幸,但我们可以对未来抱有希望。不在悲伤里沉沦,勇敢地向美好生活迈出一步。
这本书适合读给孩子听,也适合所有的父母字句斟酌。孩子的内心最容易被忽视,孩子的孤独,家长未必能感同身受。做不到时刻陪伴,但至少能学会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