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愚人愚语:今日选了好几个节目,不过这个节目还是放在了前面观看,主要每集也就几十分钟,采访的人也都是生活中的普通人,甚至生活中作恶的人,听听他们的故事,或许会给当下的自己带来少许启发。
节目介绍: 《和陌生人说话》是由腾讯新闻出品的访谈类节目。在这个“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时代,晓楠带你去“和陌生人说话”,用普遍人性、共同的感同身受来连接一切孤独的现代人。
给自己的肺写信三年的女孩
通过肺移植获得新生的女孩,很感谢那位捐赠器官的男孩,但身体的排斥引发的症状也是显而易见,顺利通过移植手术的人寿命最长也延长不过12年而已,但犹如获得新生的女孩很感谢这次新生,会越发珍惜生命,遇到难受时会写信给那个已逝去的男孩,她不是一个人在活,同时也是为另外一个人在活,一个人生命两个灵魂去看这个世界,也就越发的热爱世界,哪怕不为自己而活,也要为另外一个人活,虽然也有少许痛苦,但女孩仍旧坚持,毕竟——活着真好。
我为死囚写遗书
一位因贪污进牢的犯人,因文化水平高而被赋予为死囚写遗书的人物,谈及死刑犯前夕那夜他也是感叹的,很难想象同死刑犯该如何相处最后一天,你无法预料他们会有什么过激的举动。将死之人,其言也善。到最后那一刻也是想活的,但每个人都得为自己所犯的过错负责,死亡这条路没有回头路可走,正义也是一直存在的。
中没杀马特
当时掀起杀马特风的创始人教父,想要被关注所以做了很另类的造型,一群没有爱孩子同样加入做了这样的事,由于父亲的去世,逐渐淡出了这个圈子,开始承担起家的责任,被问及为何没有加入一些直播行业时,他回答,喜欢和好感度是有区别的。本以为会是三观扭曲的一个人,但他回答问题很踏实,并不会陷入某些执念之中,或许在你没了解一个行为不被大众接受的人时,你会以为这个人很大恶,但一旦你听了他人内心的声音,你会觉得有些你看不惯的事不过也就是某些人来让引起关注的一件普通的事情而已。
我给盲人放电影
一次偶然的机会为盲人讲故事开启了主人公励志为盲人讲故事的公益采访,盲人没有视觉,不能用很绚丽的辞藻,而是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知道的东西来做比喻,也就是要接地气。盲人在社会上还是并不受待见的,可能也不仅是盲人,有生理缺陷的人整个社会的包容度都不是特别的大,这期的主人公,用心做心目电影,盲人们听了电影的描述后也有所改变,生活中也不再觉得逼仄,通过语言的描述来设想电影的场景变化,逐渐心灵开阔,行为上也会更加文明,也不会因为自身看不见而不在意容貌,也会想得到周围的关注和喜爱。电影的画面或许是黑暗的,但人心是可以触及灵魂的。
一个杀人犯的自述
你会很难理解为何一个在雷锋连队做过模范标兵的人在复员以后会做出杀人的事情,并非是故意杀人,而是一种协杀,他自己在叙述时也很难理解当时自己的行为,且坐牢十七年这件事还是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和负罪感,或许是当过兵的原因,复原后的工作是保安,对于执行命令是骨子里的天职,那种思想的束缚强过了对原本道德的认知,处于当时的情况也有些无法分辨,牢狱中也是想要对死去的人忏悔才坚持到他一定要活着出去,不过这一愿望并未实现,半途无法联系到家人也就无法在他人墓前忏悔。他说那天的场景他回忆了千遍万遍,如今说来都还是痛哭流涕,这一件事毁了他一生,且与他之前的经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想他内心也是不安且焦灼的。人,或者不容易,没有一个目标或许会丧失存活的勇气。
我把爱人送到零下196度
在负196度条件下,所有生物活动包括导致死亡的生化活动理论上都会静止,该篇的主人公在经得妻子和孩子的同意后,妻子死前最后一秒同意让医生团队将其冰冻,是爱的力量,让彼此不愿意分离,然而死神并不会听到人们的期待,整个故事很温暖,儿时的相伴,成年时的陪伴,老年的相伴,是温暖是滋养,这是中国第一例,但要的不是特殊,而是爱的那个人活下去。主人公害怕的不是未来妻子醒来不认识自己而是害怕她不知道自己是谁,所以她会记录,也会将过去的照片配以文字,等待那个期望醒来,很感人。
写在后面
看视频,脑海里其实是空白的,听着访谈的声音,也不知该做任何感情,本以为脑海中会出现一套方法或者逻辑抓住当下的思维,不过实际没有,也许是视频的方式还是不如书本文字的方式让自己更易结束。
听着听着,也不知自己为何要看这个节目,也忘记自己想获得什么,但还是一种要将其看完的念头提醒自己要坚持下去。
愚氿文|画中有话|001|SZ|End
只写个人实践体味,不谈他人理论学说。 对世界持热忱之心,对生活持感恩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