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腿,这是大螺旋体验课中,伙伴们提出的一个比喻,意思是一个人有一条木腿,踩到别人却不自知。别人提醒他“你踩到我了”!他却不以为意,说“我没感觉到呀,没硌着脚啊。”
刚看到这个隐喻,我不由笑出声来,这个装木腿的人可真是自负。后来读到一句话“大刀阔斧打破秘密的人,被看作是个入侵者,迟早会被隔离出去”,心头一惊,忽然意识到我自己可能也有一个这样粗暴的木腿。
上周分析了木腿的三个成因:
1. 标准泛化。把自己对于人际关系的边界标准混同为大家共同认同的标准。没有去观察并和对方确认,什么样的话题可以谈,什么样的事情是禁忌,什么情况触碰到对方的边界。一上来就口无遮拦的亮出观点,指点江山,可能会变成鸡同鸭讲的尬聊,增加谈话者的压力。
2.交浅言深。研究认为人们相处的空间范围是由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与他们所处的情境决定的,分为一拳亲密距离,一臂熟人距离,一米社交距离等。这个距离不仅体现在空间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聊天话题的范围和深度上。如果话题跨越两个人现阶段的关系距离,直接深入,就有可能引发对方诸如压抑、退行、隔离等心理防御机制,反而破坏关系。
3. 全能自恋。过度地关注自己,把自己地感受凌驾于他人之上,连珠炮一样地自说自话,对共事的伙伴儿漠不关心,旁若无人地占用社会资源等等,都很容易招致反感。
而木腿的表现呢,千变万化,因人而异。
这周,继续谈谈“如何避免木腿踩到别人”。
之所以被称为木腿,就是因为处在感知的盲区。你认为是安全地带,对方却认为脚下有雷。怎么避免呢?
(1)边界意识——分清哪些事是我的事,哪些事是别人的事儿,哪些事儿是公共事务。谁的事就交给谁处理,谁就有决定权。
那么,判断的标准是什么呢?我想借用阿德勒心理学中关于课题分离的研究。谁为事情担责,这就是谁的课题。
比如,孩子沉迷游戏,这是孩子的课题。
父母也许会觉得,我要承担教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那么,教育孩子的课题是你的,你应该去研究如何培育孩子健全的人格,而不是简单粗暴地没收手机、禁止玩游戏。——这也是为人父母容易产生的木腿。
再比如,老人乱买保健品,是老人的课题。
子女也许会觉得,我要保护老人的财产安全、身体健康。那么,照顾老人的课题是你的,对生活地决定权还是应该还给老人。
就像当年青春期,你摆脱父母的控制,争取自己的独立一样,现在老人也需要自主地生活。为人子女,应该尊重老人生活的意愿(如果他们清醒),尽量提升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协助他们快乐地渡过晚年。不能再像当年父母管制你一样,你再反过来把父母当孩子管。——这也是成年子女容易产生的木腿。一
(2)渐进原则。搞清楚了边界。接下来,就是怎么处理涉及到他人的“我”的事情。
一般来说,处理自己的事情,比较简单,自己高兴、满意就好了。而一旦涉及到他人,情况就复杂起来,最困难的是因为你并不能向了解自己一样,体会他人的感受和处境。
了解他人的过程就像用收音机收听电台。用过收音机的人都知道,忽左忽右地不断调频,才能最终找到形成共振的频率。这个过程并没有什么特别灵验的方法,只能小步多次地尝试,也就是渐进原则。既不能不管不顾地大步往前冲,也不能稍遇挫折就停滞不前,退回原地。
(3)目的原则。沟通的初衷往往决定了我们会用什么样的态度、语气、措辞……来进行交流。为了显示我们自己的能力和帮助对方成长,所使用的沟通方式显然不一样。
将目的原则和非暴力沟通技巧结合,我们再来讨论孩子沉迷游戏的案例。
如果我们是为了体现出父母的权威或自己的高明,我们就会更多地运用命令、评价的方式,“你这样做不对!”“你要学会自我管理。”“再给你五分钟把手机交给我!否则……”“你再这样玩下去,学习就完蛋了!”
如果是为了帮助孩子成长,沟通中我们就会更多的关注孩子的需求、想法和感受,更多地运用陈述和询问。“玩游戏的时候,你在哪些方面感觉有趣?”“玩游戏的感觉和学习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有没有学习哪门课程的时候,让你也产生玩游戏的专注?”……显然,后一种沟通方式更有助于打开亲子沟通的框架,帮助父母更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想法,看到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
2.被木腿踩到怎么办?
下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