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促进社会实现劳动与分配的过程。而整个社会的劳动与分配,必然要从四个方面才能体现:
一是工资与物价。
二是发放货币与回收货币。
三是增加工资存款与消耗工资存款。
四是产生劳动成果与享用劳动成果。
事实上,这四个方面是一体不分的,只是会有四个方面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称得上是四位一体。
现在就来为你说明这四个方面,在经济发展中的表现形式。
首先,需要肯定的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劳动产生劳动成果,然后分配劳动成果的过程,无论是现代还是古代,还是未来时代,经济发展的过程永远都是通过劳动产生劳动成果,然后分配劳动成果的过程。
经济发展的第一种表现形式是:工资与物价,经济要想发展,就必须要通过全体社会劳动者的劳动才能实现发展。
那人们为什么要去劳动呢?答案自然是为了赚取工资而去劳动,那么赚取的工资有什么作用呢?答案自然是用来购物消费来满足自我的需求。
因为一切产品都是有物价的,有物价的产品,必须要有以货币作为载体的工资,拿去购买,才能获得自己想买的各种产品。而人们将赚取的工资拿去购物消费的过程,也是社会实现劳动与分配的过程。
因为人们为了赚取工资而去劳动,而通过赚取的工资所购买来的产品,也是通过劳动产生的,所以将工资拿去购物消费的过程,就是分配的过程,也可以说是用物价来消耗工资的过程,就是分配的过程。
经济发展的第二种表现形式是:发放货币与回收货币。前面阐述了经济发展的第一个方面是工资与物价,而工资与物价是通过货币来呈现的。
所以,就有了发放货币与回收货币这一表现形式,各行各业劳动者所领取的工资,是通过发放的货币产生的,没有货币的发放就没有可发放的工资,所以人们的工资就是以货币作为载体的。
而工资又激励着人们去从事劳动生产,而人们的劳动生产一定会产生劳动成果,然后又给这些劳动成果制定了价格,让人们按照这个价格去购买这些通过劳动产生的产品。而购物消费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消耗了人们的工资。
所以,货币就起到了为一切劳动者的劳动制定工资与发放工资,为一切通过劳动产生的劳动成果,也就是一切通过劳动所产生的产品进行定价这两种作用,然后通过物价来消耗工资的过程,就是实现将劳动成果进行分配的过程。
用物价来消耗工资的过程,也是发放货币与回收货币的过程,人们的劳动,是通过工资的激励而产生的,而工资是以货币作为载体的。
同时,人们将领取的工资拿去购物消费的过程,是以物价来消耗工资使劳动者的工资减少的过程,也是产品供应者回收货币的过程。
所以,为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劳动发放工资,以及支付其它各种成本,就是发放货币就是,回收货币则是劳动者将领取的工资拿去购物消费,进行钱物交易。
需求方支付了金钱,买来了产品,供应方得到了金钱,失去了产品。这整个供需交易的付费与收费的过程。就是发放货币与回收货币的整个过程,也是实现劳动与分配的过程。
经济发展的第三种表现形式是:增加工资存款与消耗工资存款。
这个方面其实在前面两个方面当中,已经有所解释了,人们进行劳动就会增加工资存款,人们将领取的工资拿去购物消费,也就是用物价来消耗工资的过程,就是消耗工资存款的过程。
增加工资存款与消耗工资存款的过程就是实现劳动与分配的过程,同时也经历了发放货币与回收货币的过程。
经济发展的第四种表现形式是:产生劳动成果与享用劳动成果。
人们通过劳动产生的劳动成果,最终还是被人们所享用,所以,经济发展的过程就是通过劳动产生劳动成果,然后分配劳动成果,最后是享用劳动成果的过程。
人们进行劳动产生劳动成果的同时,也增加了工资,而享用劳动成果的过程,也是消耗减少工资的过程。产生劳动成果与增加工资是同时产生的,享用劳动成果与消耗工资也是同时产生的。
人们通过劳动去赚取工资,将工资拿去购物消费满足需求的过程,就是产生劳动成果与消耗劳动成果的过程。
增加劳动成果与消耗劳动成果的过程,也是发放货币与回收货币,增加工资与消耗工资,最终实现劳动与分配的过程。
以上就是对工资与物价,发放货币与回收货币,增加工资存款与消耗工资存款,产生劳动成果与享用劳动成果,关于四个方面的经济发展的具体说明。
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制度,都会有工资与物价,发放货币与回收货币,增加工资与消耗工资,产生劳动成果与享用劳动成果这四个方面的表现形式。
公有制与私有制也一样存在这四个方面的表现形式。
唯一不同的是,公有制社会是由政府来主导一切劳动与分配,由政府来制定工资并发放工资与制定物价和回收消费付款,由政府来发放货币与回收货币,所有劳动者工资的增加与消耗,以及最终通过劳动产生劳动成果与分配享用劳动成果,都是在政府掌握劳动分配权,主导一切劳动与分配的条件下实现的。
政府掌握劳动分配权,是通过正确的使用货币而实现的,不把货币拿去搞放贷借贷,不把货币拿去搞投资融资,不把货币拿去搞收税纳税,这样才能让政府掌握劳动分配权。
这样就能使整个社会所有企业的经营,都不要成本,也不追求利润,所有企业永远不会亏损,也永远不会盈利,自然也永远不会倒闭,所有的企业只是为了解决社会就业和创造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求而存在的。
政府掌握劳动分配权,也是让社会实现全体致富,消除贫富两极分化,以及解决各种社会危机和众多问题的前提条件。
私有制与公有制则刚好相反,错误的使用货币,把货币拿去搞放贷借贷,拿去搞投资融资,拿去搞收税纳税,拿去搞理财增值,拿去搞资本运作,所以,所有的企业都需要成本,也必须追求利润,企业出现成本支出大于利润的时候,企业就会面临倒闭破产。
因为错误使用货币,使得搞投资经商的人主导了整个社会的劳动与分配。由搞投资经商的人来制定工资与发放工资,来制定物价并回收消费付款。
由搞投资经商的人来发放货币与回收货币,发放的货币是支出的成本,回收的货币就必须赚取利润,这就导致所有的企业都要去追求利润,使利润大于成本支出,才能继续运营发展。
最终,所有劳动成果的产生与劳动成果的分配,也都是由搞投资经商的人所主导实现的,而政府却只能在外围从事着收税纳税的工作。这样就导致搞投资经商的人成了经济发展的主角,政府却只能成为经济发展的配角。
结果就是导致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以及众多社会问题,社会危机层出不穷的产生。而这就是私有制社会错误使用货币,使政府不能主导劳动分配权,所导致的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