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息调整I:第70天
《论语》阅读:第31天
周一的会议不出所料,从6点开到了10点,会开的整个人有哦点累,我们结束的时候,老板还在和客户面谈,其实来的时候是有点小情绪的,听着嘶哑的声音,看着疲惫的状态,想想,先不用说了,等聊完都不要休息了。和HR在外面吃了饭,到酒店洗完澡半夜了,太困了。早上起来之后还是困,今天应该中午能好好休息一会。
为政篇
16: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孔子说:“做事情过或不及,都是祸害啊!”
异端就是指中庸的两端,一个是过,一个是不及,孔子讲究中庸,主张执两端而用其中,亦即是不要偏执一端。对于异端不要闭目塞听,而是要去研究,知道了它的弊端在哪儿,辨识能力和免疫能力也就在了解抵抗中逐渐形成,不会去盲目听从。这也就是俗语所说的“见怪不怪,其怪自败”。故孔子主张要能容纳不同的意见,博施广采,兼收并蓄,巧妙地结合事物的两端,从中抓住事物的本质,这样才能辨识明了,避免偏执一端的毛病。
孔子主张博施广采、兼收并蓄,反对偏执一端、刚愎自用。
17: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说:“由,我教给你怎样做的话,你明白了吗?知道的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18: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子张请教求得官职俸禄的方法。孔子说:“多听,把不明白的事情放到一边,谨慎地说出那些真正懂得的,就能少犯错误;多观察,不明白的就保留心中,谨慎地实行那些真正懂得的,就能减少事后懊悔。言语少犯错误,行动很少后悔,自然就有官职俸禄了。”
孔子这段话是回答子张怎样能够做好官。孔子教导学生要慎言慎行,言行不犯错误。他认为,身居官位者,要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当然,这里所说的并不仅仅是一个为官的方法,也是立身于社会的基本原则。这也表明了孔子在知与行二者关系问题上的观念。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但是主张要把官做好,还要做好官。
孔子一生周游列国,虽没怎么受到诸侯国君的重用,但他论为政为官的言论却还是为从政者所重视和推崇的。他弟子三千,其中有好些就是专门向他学习求官为官之道的。在学有所成的七十二贤人中,就有不少在政治上很有作为,子张就是其中之一。子张比孔子小四十八岁,正是年轻有为、意气昂扬的时候,便很坦率直接地问老师怎样求得官职。孔子也不迂腐,耐心地教他该怎样做,因为年轻人容易果敢有余而不够细心,所以孔子一再强调要慎言慎行,做到言语少错误,行动上少有懊悔,官禄自然在其中了。
总结
做人做事不能太固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言语少犯错误,行动很少后悔。
切己体察 日日精进 贵人慎言
苟日新 又日新 日日新
吾辈用功 只求日减不求日增 减一分人欲便复得一分天理 何等洒脱 何等简单
不怨天 不尤人 下学而上达 知我者其天乎
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