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写于2014年5月,曾发于微博和空间,今天整理于此,有所改动,有歌词原句。
轻捻一朵云,瞥看鱼儿戏,柳条空中俯,难知潭中意,空山鸟语兮,人与白云栖。潺潺清泉濯我心,潭深鱼儿戏。第一次听掬水的《云水禅心》就已经被空灵飘渺的音乐深深的吸引,刹那间内心澄明,淡雅,仿佛置身其间,鸟语花香,流水潺潺,只愿独坐一隅,尽享自然的清幽。
孤独的时候,总想着一个人到寂静的山间,看看那满眼的苍翠松林,聆听山间的松涛,凝望群峦叠翠,感受山中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的闲适安然。在竹林边有一茅屋,门对青山绿水,云霞雨荠,过着沐风饮露,采菊东篱的淡然生活。
也许还有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清幽,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四季之景,还有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空寂。独居此间,终日过着溯源而上,欣赏一路的绿草如茵,茂林修竹,百花争艳,流水落花。我心如烟云,飘渺在天地之间,自由的飞翔。
偶然在路旁的深谷里或许还能发现一朵兰花,在弥漫着淡淡的芬芳,自开自落,孤芳自赏。兴致来的时候,轻抚竹箫,任悠长飘渺的箫音在山间如落花般飘落,洒下一路的温馨,唤来百灵喜悦的和唱。
寒夜客来茶当酒,松花酿酒,春水煎茶,闲中自有闲中友。奏一曲高山流水表知音之遇,秉烛夜话,于陋室中畅谈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不还乡。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两人携手并肩出游的时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欣赏“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然后过着“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