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的第一要素是人”,这是彼得·德鲁克的管理智慧。人才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如何培养人才,就成了企业领导者的重要挑战。虽然各行各业,工作种类和性质不同,培养人才的经验有所不同,但如果只从策略角度分析,领导者到可以利用1-2-7模型,即对员工培训,10%来自正式培训,20%来自向他人学习,70%来自工作中自学。
1.正式培训
正式培训,往往也是入门培训,对于管理者来说,往往被忽视,尤其是在初创型公司。这里有个误区,据权威机构多年的跟踪调查,入门时的正式培训是无法替代的。就培训效果讲,这种培训模式可以让员工最快的了解到培训内容和工作概况,将门外汉领进门的有效途径。算投资回报率的话,正式培训还是相当划算的。
2.向他人学习
这种学习方式更多的是靠员工自身,员工学习热情和兴趣高往往效果更好,进步也更快。管理者能做的就是创造环境鼓励这种行为。
每次任务结束后,可以安排负责人带头做一次分享,分享的形式多样化,内容也不做过多限制,运行良好后,把分享常态化,比如每月定期开分享会,让大家讲讲自己最近的工作心得和收货,或定期研讨一个话题或难题,长此以往,不仅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还可以帮助新员工快速成长。
3.工作中自学
这是员工最主要的学习和提高途径,建议管理者在制度建设上先有一定的约束,形成习惯后固化变成经验。
比如要求员工写周记、日记,记录工作内容和体会,项目结束后写“复盘”总结等等,开始可能员工可能会不情愿,但执行一段时间就会发现,从中可以收获很多经验。再把经验提炼出来变成知识,方法执行起来变成工具,团队能力才能显著提高。
其实员工培训是个老话题,虽说关键还是看员工自身的素质,但管理者的管理方式也能直接影响培训效果,和整个团队的运作。制定出一套适合自身团队的,有效的培训机制,是每个管理者必经的进阶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