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有位同学刚入职,他说压力好大啊,公司算法部人很多,分为好多组,他进的那组这次招了三个人,一个清华一个浙大,还有一个就是他。群里当了三年项目经理的姑娘就安慰他,先学好好干,过个两三年再见分晓。
细细想,还真是这个道理。进入公司,是同一个起点,虽然存在学历人脉和能力的差异,但是能够入职,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他们三个在公司的标准下是同一水平,差的不多。通常两三年的时间,足够小白适应职场,成为公司发展的中坚力量,甚至成为有影响力的专家。
然而我们看到还有一类人,他们或跳槽频繁,一直在纠结要不要转行;或两三年过去,依然在基础岗位,担心着新来的职员随时替换掉自己。是什么造成了两者的不同。
去年AI大火,AI型产品经理特别缺,看到了行业文章,也看到相关的课程和讲座。你在想,嗯,我收藏一下,等有空了在去学。每天下班回来,好累啊,抱着手机看最新的综艺,在吐槽选秀的黑幕,又磕着让人上头的CP,一瞅时间,呀,十二点多了,赶紧睡觉,明天还要上班呢。第二天,起晚了,慌慌张张赶地铁,好不容易有个位置,打个盹,惊醒发现,还好,还有一站到公司,还挺幸运,没有迟到,被扣全勤奖。过了段时间,公司转型,同事在业余时间的学习让他有了机会去新领域发展,而你(和你的工资)依然在原地踏步。
这时候,我们倒推一下他的行为,不难发现他的原地踏步原因。一开始,对于从事的领域并无太大热情,也没有目标。对于接受到的行业信息,搁置处理。在空余时间,被手机主宰,也未进行个人提升。没有和时间做朋友,那么收获的只有一年年的变老。
那如何成长呢?我的建议是分三大步。首先,明确你将要从事的领域和你的目标,这一步也可以叫做寻找你的青蛙。也许你是因为行业报酬高,也许是你有兴趣或者只是这个行业听起来很酷选择现在的工作。那么,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确你到底要做什么,这个很关键,牵扯到之后的两步。你可以和你的领导或者小组成员聊天,也可以选择在网上和业内人士交流,再或者通过付费询问行业大佬。在校生也可以询问老师,多和工作的师兄师姐联系。一定要明确你要做什么,这样你的价值才可以确定。
第二步,列详细的清单,这个清单包含了你实现第一步目标所要做的事情。可以通过一些招聘网站,看一下当前行业需要什么的人,什么样的能力,把这些能力列成罗盘或者任何形状,把你的能力对应进去,这个时候,就是要补短板。把清单里的信息梳理一下,按照优先级制定计划。这一步也可以叫确定你的青蛙。比如要做很多事,每天看行业信息,学习课程,听讲座,多输出多交流。那么哪一个最重要哪一个就是你最丑的青蛙,也就是首先要做的事。要设置最后期限,这样才有紧迫感。阶段性的完成可以激励自己一下。这种长期努力后收获的满足感不是看一个综艺的欢乐可以比拟的。长期下去,你还会发现,你是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不会被自己的手机控制。
第三步,立刻去做,不要犹豫。这一步就是吃掉你的青蛙。从最难的开始。就像那个故事,如何吃掉一个大象,答案是一口一口吃。穿过撒哈拉沙漠,只是一个又一个的油漆桶之间的距离。那么把目标分解,一步步去做,最终,时间会给你一个很好的答案。
最丑的青蛙就是最难的事,从最难的事开始,一步步做,结合上面的一些技巧,相信你会有自己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