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妈妈这个角色,我们总是会处于一种焦虑和紧张中。幼儿园担心孩子有没有吃好,老师有没有注意到孩子;初中担心孩子学习成绩,和同学之间的相处;青春期担心孩子会早恋,走上歪路;好不容易上大学了,又担心孩子毕业以后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工作后又会担心孩子工作的顺不顺心。
作者崔璀写的《不焦虑的自己,更自由的孩子》这本书里说,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太焦虑了,没有注意过自己的需求自己的情感,只是一味的担心孩子。所以如果你想解决焦虑问题,不妨从关注自己的真实情感开始。我们看见真实的情感、关注真实的需求,才能解决焦虑问题。
那具体应该怎么做呢?别急,我们一起看下文。
一、看到作为妈妈自身的需求
在当妈妈这件事上,我们从来都是奔着美好愿望去的。我们从怀孕起,开始储备知识,保证身体状态良好,挑食?不可以!你不是一个人,你不想吃,也要为肚子里的孩子着想。
孩子出生了,我们一刻不停地学习科学养育,以当“好妈妈”为己任,不敢懈怠。你自己可以不上进,但是为了孩子,谁不是拿出了百分之一百二十的上进心?
但是不得不承认,生活中想做的事还有很多,当“好妈妈”只是其中的一项而已。
有很多优秀的职业女性,试图家庭、事业两头挑,最终还是不得已做出取舍,泪别职场。也有一些女性,孩子在发烧,她若无其事地在微信群里讨论工作,只是第二天早上说,今天要把孩子送到爷爷家,上班迟到一会儿。
她们谁比谁更正确、更上进呢?不知道。谁比谁过得更好呢?也很难说。
人生本就没有正确答案,不必为难自己。你要知道的是,你首先是你自己,然后才是其他的身份,要先看到我们作为妈妈内在真实的情感,真实的需求。如果你连自己的需求是什么都不知道,做的选择都是违心的,还怎么去关注孩子的需求呢?
二、面对焦虑,最好的解药就是真实。
女孩刚上一年级的时候,她问妈妈:“你的字怎么写的这么好看呢?我怎么写的不好看。”妈妈刚想一本正经地跟她讲道理应该怎么样做,她却说,“妈妈,你上一年级的时候字写的怎么样?”妈妈实话实说:“不怎么样。”她说:“谢谢你,我感觉已经好多了。”
你看,孩子不需要你给她讲一些你所认为的道理,你只需要把你真实的情况告诉她就可以了。如果你跟她讲一大堆道理,她不仅不会听,还会更加焦虑。
面对焦虑,最好的解药就是真实。关注真实而不是我们自己所认为的正确。那么,什么叫真实呢?我们接下来从孩子角度去说,想要解决焦虑,那么,首先要挖掘孩子的真实需求。
三、挖掘孩子的真实需求
我有一个朋友芳芳,她的儿子今年4岁多,她问儿子有没有刷牙,儿子告诉她刷了,后来她却发现儿子根本就没刷,很生气骂了儿子一顿。她很吃惊,一个纯真无邪的孩子竟然跟她撒谎了。其实她不觉得刷牙是件大事儿,但是她很介意“撒谎”这件事情的性质,生怕儿子变“坏”了。
但是实际上是因为她没有关注到儿子撒谎背后的真实需求,所以才会这么焦虑,这么害怕儿子变“坏”。所以我们应该挖掘孩子的真实需求,只有挖掘了孩子的需求,才会让孩子跟父母没有秘密,我们才不会那么焦虑。
那么我们怎么样去挖掘孩子的真实需求呢?
第一个,你可以直接去问他。如果你去问他:“你明明没有刷过牙,为什么要说自己刷了呢?”他也许会告诉你:“因为刷牙很无聊啊。”“因为牙膏太辣了啊。”
第二个你可以通过他的行为去分析,他可能是想要你陪他一起刷牙,刷牙的时候可能会皱一下眉头,表示不太舒服,这个时候你就可以问他,“是牙膏的味道不太好吗?我们下次换一款牙膏可以吗?”他可能就可以接受每天刷牙,这些就需要你用心的去观察他的行为。
“撒谎”不是洪水猛兽,撒谎也是孩子的表达方式,每句谎话都是有诉求的,那个诉求就是真的。所以,不要觉得“撒谎”是件可怕的事情,我们要学会看到孩子谎言背后的真实的需求,还有成长中那些意义非凡的美好瞬间。
相信你读完这本书,一定会让你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