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服务行业发展至今已有近 30 年的历程,行业参与者从起初以国外产品的代理分销商为主,到现在不但在试剂耗材仪器方面能够很大程度满足科研需求,服务范围拓展至技术推广、科技信息交流、科技培训、技术咨询、技术孵化等多个方面,而且还在向产业链上游不断攀登。
创立于 1995 年的生工生物可谓我国科研服务行业由小到大,由弱渐强的见证者。我国的科研服务行业发展态势如何?怎样更好地满足科研客户的需求?如何树立竞争优势?前不久,丁香园-丁香通负责人王辉先生与生工生物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启松先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两个月磨破一双鞋,有灯光的地方我都去
1990 年代,生物医学领域关于 DNA 的研究方兴未艾,DNA 合成的需求显著放大。看到这一机会,创业伊始的王启松决定将 DNA 合成作为生工生物起步阶段的主营业务。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他的选择。在当时,提供 DNA 合成服务的机构主要集中在科研院所。这些机构的 DNA 合成仪来自国家拨款购买,具体操作则由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完成。因此,在常人看来,它们的设备成本和人力成本都具有先天优势,民营机构切入到这一领域很难提供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和服务。
王启松并不否认这些优势的存在,但他认为,这些机构的本职是科研,DNA 合成只是满足科研需求之后开展的对外服务。如果在市场环境下正面 PK,实际上存在不少短板。比如他们没有销售部门,对客户的需求难以及时了解。另外,所有 DNA 合成的试剂都依赖于外部供应商,造成其成本较高。如果生工生物有针对性的在效率、质量和价格方面打造自身的优势,赢得竞争并非没有可能。
由于当时并没有触达率较高的媒介,为了让更多的科研工作者了解生工生物的产品和服务,王启松并未采用广告的方法,而是通过实地走访这种效果又好而且相对便宜的形式。在短短的一年半时间,他走访了全国 40 余个主要城市。
他告诉丁香园,在那段时间里,平均每两个月就要穿坏一双皮鞋,一共拜访了 8000 余家大大小小的实验室。只要这些实验室有灯亮着,他便进去与科研人员交流探讨。很快这些辛苦便有了收获,不仅上述竞争对手纷纷退出了 DNA 合成领域,而且生工生物也逐渐成为中国科研人员熟知的品牌。
做公司就像修长城,修得越牢竞争力越强
在 DNA 合成产品得到用户认可后,生工生物又陆续上马了生化试剂、实验室耗材等产品门类,这些业务帮助公司度过了初创企业常遇到的危险期,并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
2003 年开始,生工生物的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并在 2014 年成功在香港上市,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资金支持。在这一时期,公司营收的年复合增长率一直以超过 30% 的速度高速增长,员工人数增加至逾千人。
与此同时,支撑公司发展的产品线得到了很大扩张。除了持续保持在 DNA 合成领域的领先优势外,生工生物还可提供 7 大类超 3 万种生命科学产品,11 条生命科学定制产品及实验技术服务。行业应用涵盖生命科学研究、生物医药、分子诊断和临床科研等各个领域。
在创立生工生物之前,王启松曾长期从事科研工作,并承担有多个 863 项目,做出大量创新成果。也许是科研工作潜移默化的影响,他对产品质量有着非同一般的苛求。在他看来,产品质量是一家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对于科研服务行业而言,尤其是如此。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供符合中国国情的高性价比产品,才能为企业发展主要注入不竭的动力。
在好酒也怕巷子深的市场经济时代,除了扩大产品种类,潜心打磨产品质量外,拥有一张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络也是公司迅猛发展不可或缺的引擎。王启松告诉丁香园,经过长年的不断投入,生工生物在全国各主要省市均设有销售网点,而且还在不断开拓海内外市场,在加拿大、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荷兰建立分公司,使生工生物的产品行销全球 147 个国家和地区。
他还介绍说,生工生物的主要产品完全由公司自主研发制造,为了确保产品质量,提高服务效率,公司启动了从劳动密集型到科技智造型,从原先的粗放型发展到精细化发展的转型。为此,公司大力引入全自动化的设备,在一些产品生产线上,可以看到已经有许多自动化手段在代替人工工作。
王启松坦言道,回溯生工生物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做公司就像修长城,修得越牢竞争力越强,而庞大的产品线、一流的产品质量、强悍的销售网络以及成熟的管理就是组成长城的砖石。只有在堆砌这些砖石时做到严丝合缝,长城才会更加牢固,企业才能行稳致远。
向产业链高端攀登,响应伟大时代的呼吁
当前,在十四五规划和双循环格局下,全国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为振兴先进制造业、强化产业链等方面进行部署,生物技术和医药卫生是其中备受关注的重要产业。可以预见,无论是学术界还是企业界,对科研试剂耗材及仪器的需求将更加丰富,应用领域持续增加,高端化产品或将赢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针对这一局面,王启松认为,外资企业在改革开放初期进入中国市场,凭借其先进的研发技术、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稳定的产品质量,在中国科研服务市场上占据重要地位。但本土企业并未甘居人后,向价值链的高端不断攀登已成趋势。
就科研试剂耗材而言,国产厂商的产品多集中在中低端产品领域,部分高端试剂,如胎牛血清和蛋白抗体等,仍然有 80% 以上的产品依赖于进口渠道。破解这一困局,一方面要强化质量体系建设,完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建立统一的生产标准。另一方面则要加强对学科前沿需求的跟踪,改进创新研发能力。
科研仪器的赶超与中国整体工业能力相关,就如同制造大飞机一样,涉及到千头万绪,即使出现一处短板也有可能造成研发失败。而今,DNA 合成仪,CT 等大型器械,中国都已经可以自主生产,虽然性能较国际一线大厂尚有距离,但这些进步值得点赞。
更加令人期待的是,中国在科研领域的资助力度在过去 40 年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科研经费投入情况来看,在国家科技发展战略及财政资金支持下,2008 年以来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持续增长,2014 年后经费投入呈现稳定增长趋势,年均增长 10% 左右。资助总量从以往较之欧美数百倍的差距到现在的等量齐观,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高强度的投入不会改变。
王启松董事长最后表示,国家发力科研事业势必推动科技水平快速进步,包括生工生物在内的科研服务行业从业者既是政策红利的直接受益者,也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对科技行业自主可控的呼吁,主动求变,提速突围,以期尽早在产业链高端拥有一席之地。
关于「思享+」
「 思享+ 」旨在对话生物医药企业大咖,分享创新科学技术,探讨先进管理经验,在对话中碰撞思想的火花,创造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