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看他的书,这是一本纪实性散文体裁的文章。有许多惊喜的地方,也有许多感悟。本来以为会觉得那些接地气的身边事无法让人感到新鲜,但是看了之后会有种唤醒自身沉睡已久与土地相连的情感,那是世代相传融进血液里的生命密码。也是人共有的称为源的东西。
这本书的成长经历让我想起张晓枫《收藏----时光的魔法书》所写的,每个人在童年时都能找到一两个神秘的人,与我们的生活保持令人猜疑的间距,或者说,我们乐于制造他的神秘身份,以使自由扩张的想象力围绕某个共同的中心。作者的生长时代,生活中出现的一个个具有特别故事的人,构成了其本身的生活画卷。我相信每个人的童年经历里也有许多值得采撷和纪念的人和事,但是却没有其他人这样叙述并省察到其中许多可以让人唏嘘或思考的东西。
我在看前面的几篇关于母亲坚持盖房子、父亲病重时,不敢看得太认真,怕会让自己掉进收割情感和眼泪的漩涡。那些令人心疼的画面,只是稍微想想便会失控。仿佛是在交错的时空里的另一个自己般直击内心。还有那些从那个时代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一个个鲜明的人物,香港阿小与乡下阿小、天才文展、还有不羁的厚朴。这些个性鲜明又具有时代印记的朋友,它们的环绕和对比,却是让我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笃定:天道酬勤。无论与谁在一起,作者都是兢兢业业的努力,所以最后的结局大相近庭。
他们都是让我印象深刻的人。香港阿小总是有着最新奇的玩具、他总是向往在香港的哥哥骑车带女朋友飙车,吸毒。这种近乎病态的向往拉开他与现实的距离,在另一种形式里寻找一种心理平衡。还有天才文展的筹谋,他说:所以我们要创造自己的生活。忽然有种当头棒喝的震惊,小小年纪便已高瞻远瞩,可是现实总是容易打击踌躇满志的人。不羁的厚朴应该是那个年代最前卫也是最无辜的牺牲品了。飞蛾扑火般的自大与狂妄无处安放,最后只能妥协,归于尘土。我们总是遇见很多人,彼此相互参与彼此的生活,然后带着记忆分开。
1.每个人都过上了不同的生活,不同的生活让许多人在这个时空里没法相处在共同的状态中,除非彼此都老了,年迈再次抹去其他,构成我们每个人最重要的标志,或许那时候的聚会才能成真。
2.我一直觉得有生命力的地方在于浑浊。一潭池子里的水和放在观景台上的水,永远是池子丰富也美丽。就一个池子,它里面的各种生物以及各种生活在这世界的故事都可以让一个孩子开心一个下午,而城市里的孩子只能盯着被安排好的景色开心那么一瞬间。
3.我知道那种舒服,我认识这里的每块石头,这里的每块石头也认识我;我知道这里的每个角落,怎么被岁月堆积成现在这样的光景,这里的每个角落也知道我,如何被时间滋长出这样的模样。
4.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马塞尔·普鲁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