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飘香,圆月碧空挂,不知不觉又到了吃月饼的时节,当市场上各色各样的月饼铺天盖地的呈现出来的时候,我还是不自觉的拿起了五仁月饼,很是没出息的喜乐滋滋的回到家中,边看着电视边啃着,这被无数人鄙视的五仁月饼,电视节目精彩不精彩倒是顾不上了,唯独沉浸在五仁带来的香酥味道中,不是多么的特立独行或者标新立异,疑惑是像屈老夫子一样"举世混浊而我独清"般的逆流而上,甘作为滔滔泥石流中的一股清流,完全没有那么高大的理由,而是这五仁的香酥,承运着太多的香甜温暖的记忆。
小时候,最盼望的节日,一个是春节,一个就是中秋节了。一则两个节日都有孩子们喜欢的很多好吃的,二则是两个节日都是象征着团圆的时候,一家人坐在一起的温暖,可以抵挡外界的所有的风雨,这也是中华文化中非常独特的一个特征,没有了节日,没有了别离,就会减少很多知名的诗句。比如八月十五月圆之时,苏轼写给苏辙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千古佳作,产生在离愁别绪间。
中秋节,乡亲们几乎是刚进农历八月份就开始张罗了,好像准备的吃食不多就对不起这个节日似的。中秋节,不仅仅是一家人团圆,还是走亲访友联络感情的时候,那时候的感情很是简单,时间过的也像是放慢影片似的,当如今都还深深地印在脑海中,这让我想起了后来看到的木心的诗:
读完了诗,觉得四下都安静了,安静湮没了窗外的车水马龙。一如小时候人与人之间简单的几乎透明的感情。
一进八月,乡亲们就忙活开了,过八月十五,做月饼这样的大事岂能耽搁,在金秋时节田野中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多半是借着夜晚的时光,走街串巷的串门寻找食材的左邻右舍边在忙活了:
"我家花生仁炒多了,你家就不用炒了哈?"对门的大娘在门口对着我家敞着的大门喊道,"不过,你在炒芝麻的时候,给我留些,我留的那些让我那不争气的鸡给捯洒了,芝麻是月饼的精气儿呀,没有芝麻我还吃个屁呀"。门里面捣芝麻的妈妈笑着应者"还吃个屁,你吃一个试试,哈哈"。
香酥的月饼,制作起来可没有那么简单,几乎所有的前期准备工作都要在家里完成,比如将生面炒成熟面,将花生,芝麻,剥好的香瓜子全部捣碎,想来广寒宫里的月兔捣药也不是没有来由的。然后再带着从集市上买来并洗净的葡萄干,捣碎的冰糖,甚至连做月饼最终用的食用油也是从自己家带着去的,那油可真是自家田地里产的花生榨取的油啊,比现在市面上买到的一些油品不知香出多少倍呢,在没有所谓的国家关于五仁月饼必须涵盖哪五种果仁的年代,这样的自家搭配出来的香酥月饼,好吃到没朋友。
因为农忙的缘故,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有时间去能够做月饼的别的村子去做的,于是就会一家去做月饼,往往会带上好几家邻居的月饼原料,披星戴月的起床,消耗一天的时间,披着星光返回家中,左邻右舍笑容满面的把自己月饼取了,把剩下的油和原料拿了,把月饼加工费交给对方,然后再扔给孩子两个月饼便满意的返回自己的家中。然而,送出这两个月饼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一家不肯收理由是"大家的月饼都是一个味,我还要你的做甚?"而邻居则回答道"你是你的,我是我的,一样的原料,你也尝尝我家的,哪能让你白忙活"。往往最后的结局是两家互换了味道相同的两个月饼,为此还乐呵呵的聊到夜深露重的时候才分开。那时候的乡村,有说不完的话题,即便是劳动一天,累的筋骨几户散架,也抵不住晚饭后街头巷尾的侃大山的诱惑,爸爸是个喜静的人,晚饭后几乎不出门,而妈妈的嗓门在巷子里最清亮的,其乐融融的时光,永久在留在了记忆中。
记忆中,妈妈曾经有两年在凌晨四点左右起床,去做月饼,因为内心的激动以及对月饼的期盼,从妈妈关上家里的大铁门响声之后,我就基本上就在半梦半醒间游荡了,脑海中飘荡的全是香喷喷的大月饼,白天一次次的走到街头去迎接妈妈,直到兴高采烈的迎回睡眼梦迷,疲惫不堪的妈妈。
多年求学在外,毕业后又远离家乡在外工作,几乎没有再陪伴着父母度过月圆之夜,再没有月下小桌子旁一家人讲着故事吃着月饼,看着皓月当空,猜想着嫦娥抱着野兔,是不是看着万家灯火的团圆的机会,如今看来已是奢侈。于是,今年提前很久就定好了票,准备回家陪伴父母过节,在快速的社会节奏下,放慢脚步,享受这份奢侈,回家看看。
所以,喜欢五仁月饼,不仅仅是它那独特的味道,更因为是五仁都是带着满满的原汁原味的家的味道,在月圆之时,朋友们月饼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