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语言年代久远,但先天不足,是一种有缺陷的工具。它反映了万物有灵论的思想,让我们谈论稳定性和持久性,谈论相似之处、常态和种类,谈论神奇的转变、迅速的痊愈、简单的问题以及终极的解决办法。然而,我们的世界包含着无穷无尽的过程、变化、差别、层面、功能、关系、问题以及复杂性。静态的语言与动态的世界并不匹配,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之一。
唯物主义说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产生于物质。可是,讽刺的是,我们要用意识来评论物质。而意识又具有主观性,所以我们对世间万物的任何评价都是主观的,哪怕你再中立、再客观,这个评论从你脑海里产生只是瞬间的事情,但是这个瞬间是由你行走天地间所有的理论、经验、目的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有个邻居,你从不知道他做什么工作,当你去他家串门的时候,他都是躺在躺椅上,喝着茶水、看着电视。这样的行为,你会称之为“懒惰”。
有个孩子,他从来都不按照你说的去做,你从来不理解他做的事情,你觉得他是“愚蠢”的。
你的标签,只是你生活经验的投射,你认为这样的行为是“懒惰”,是“愚蠢”。但是这个“懒惰”和“愚蠢”真的是由你定义的吗?
你的定义就一定是真理吗?所以,慎重的使用你的语言,它有可能真的是不那么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