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建立在感觉的基础上。人先有了感觉,大脑才会把这种感觉转化为感受。例如,当一个人闻到花的香味,花香就是他的感觉,而花香使他感到沁人心脾,这就是他的感受。
感受力在语文教学上的应用很广,无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在学语文的过程中都是在提升和磨练感受力的过程。如,语言感受力,顾名思义,就是对语言的感受力。当我们看到一句话时,我们并不仅仅是知道了这句话的大意,而是涉及到多方面的内容,大意、内在逻辑思维的感知、言语美学元素的鉴赏和优质文化的洞察。比如在阅读一首古诗时,不仅能读到大意,还能领会诗歌独特优美的意境,能领悟到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就是语言感受力。
想要提升语言感受力,最基础和直接的方法就是各种各样的朗读和阅读。只有读的多了,语言感受力才能得到提升。
掌握语言感受力的相关知识,对语文课的设计和讲授,以及提升下学生的语文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