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长情之延春哥的温暖相伴

      在记忆的长河中,1996年的秋天格外清晰。那时,家里花了三千多块钱购置了一台“双力牌”三马车,这在当时,可是一件大事,承载着一家人对生活的新期望。

        爹是左撇子,身体也较为孱弱,驾驭不了这三马车,于是便拜托延春哥教我。延春哥爽快地应下,带着我在家北的路上跑了几趟。他耐心地讲解、示范,没多会儿,我就掌握了驾驶的窍门。从那以后,农闲时,我便拉着爹,开着三马车去拉煤球;农忙时节,三马车更是成了好帮手,里拉外拽,忙得不可开交。

          1997年的麦收季,意外却突然降临。爹不小心扭了腰,连机器都摇不动,更别说干重活了。可麦收的时节不等人,我和娘心急如焚,只能硬着头皮上,拼命地收麦拉麦,就怕三马车熄火,一旦熄火,重新启动就成了难题。但意外还是频频发生,每次三马车被迫熄火,延春哥总是第一时间放下自家的农活,匆匆跑来帮我摇开机器。他累得气喘吁吁,额头上满是汗珠,可脸上却总是挂着憨厚的笑容。哪怕他在离我家地较远的地方收麦,只要远远看到爹摇机器吃力,他也会毫不犹豫地飞奔过来帮忙。那一年的麦收,若没有延春哥的全力相助,真不知要艰难多少倍,是他的热心,让我们家的麦子顺利归仓。

        2001年后,我和妹妹陆续出嫁,弟弟也一直在外打拼。每次回家,爹娘总会念叨起延春哥,说他又来帮忙接电了,又帮着干了些他们干不了的活。再后来,2009年,母亲去安阳帮弟弟照顾大侄子,老家就只剩下爹一人。延春哥更是时常来家里陪爹说说话,排解他的孤独。延春哥常年在建筑工地劳作,肩膀落下了病根,疼痛难忍。爹便发挥自己的小本事,隔几天就帮他拔罐,疏通血脉,减轻疼痛。看着能帮到延春哥,爹的脸上也满是欣慰。

        2018年后,爹也去了安阳定居,老家的房子渐渐没了人气。前几天,爹娘回老家,发现院墙因长年无人居住已经歪了。他们再次找到延春哥,延春哥还是一如既往地豪爽,二话不说,冒着酷暑,带着工人就来帮忙垒墙。他在烈日下忙碌的身影,和多年前帮我们麦收时一样,充满力量,满是温暖。

        这么多年来,延春哥的帮助如涓涓细流,从未间断;他的陪伴,似冬日暖阳,温暖人心。千言万语,都化作一句真挚的感谢。愿延春哥往后的日子,平安顺遂,幸福安康,好人一生都被温柔以待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故事梗概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农村青年光辉和雪花在亲邻引荐下互相认识。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后,懞懞懂懂旳两个青年人...
    青青荷叶_66a5阅读 4,766评论 0 21
  •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妇同罗帐几个飘零在外头——南宋民歌 引子 2019年仲夏的一个午后,炙热的太阳烘...
    还能坚持读书阅读 13,611评论 125 546
  • 9.三夏麦收 来到马范桥不到一个月就进入了麦收季节,五黄六月正是农村三夏紧张的时候,夏收、夏种、夏管是一年...
    马范桥人阅读 10,772评论 71 209
  • 又是一年麦收时,我想起了小时候的收麦和现在的不同。最温馨的场景莫过于在地里和亲人一起劳动,一起说说笑笑。 那时候,...
    懒懒的阿朱阅读 1,267评论 0 1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作为农民的儿子,每到麦收季节,我都会和亲人、朋友谈起往年收麦子...
    叶小秋123阅读 3,030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