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余华,大多数人都不陌生。从《活着》到《许三观卖血记》,从《兄弟》到《第七天》,我全都拜读了。当然,第一本读的是《活着》,也是因为《活着》认识了余华。当时看完之后,好像自己已经披上了百毒不侵的铠甲,生活中的琐碎与磋磨都不值一提,因为再差也比富贵强。
后来读了《十八岁出门旅行》,读完之后一头雾水,对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表示了极度怀疑,不知所云,甚至连人物主角都傻傻分不清楚,更不论小说的主旨和表达的观点了。于是,看一篇百度一篇,看名家评论、解析,总算把那本难啃的书给过了一遍。而后发现,这叙述方式果真很余华,他玩转文字的能力,却比非凡。紧接着,我又读了这本《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
这本书的封面在高楼林立、灯火通明的大都市中,夹杂了一片低矮破败,脏乱不堪的棚户区,这样的反差震撼人心,却也是真实存在。作为一本杂文集,那就没啥难以理解的,所以跟《十八岁出门旅行》对比起来,读的那叫一个轻松。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余华也说:“文学阅读和批评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如同是给予世界很多的道路一样,给予一部小说很多的阐述、很多的感受”。所以说,有争议并不见得是坏事。不管是《兄弟》,还是《第七天》,我认为写得很好,因为触动了我的心灵,让我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
那么这本颇有争议,甚至差评一片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到底讲的都是什么呢?我觉得一共包含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现实问题;第二部分是世界文学;第三部分是游记随笔。在我看来,这本杂记跟我平常所看的散文来对比,文笔确实不算出众,没有妙笔生花,也没有金句频出,但是也不能一棒子打死,起码那些文学评论,作家剖析,就让人叹服。
差距,其实一直都在。我记得小时候,最羡慕的就是别的小朋友可以坐在爸爸的肩头,那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总是会出现在我的梦里,然后又在偷偷抹掉的泪水中消散。从我有记忆起,我的父亲就因病卧床。当别人膝下承欢的时候,我已经学会了帮助父亲翻身,喂他吃饭,帮他洗漱······可父亲也是我的骄傲,因为教师出身的他,面对让我绞尽脑汁也想不明白的题目时,三言两语就可以让我豁然开朗。
对于健康的体魄来说,父亲是渺小;可对于知识来说,他又是那么的高大。所以,巨大的差距又如何?内心强大,做最好的自己,那么一切都是纸老虎。就像《十八岁出门远行》中的那句话:“这汽车虽然遍体鳞伤,可他的心窝还是健全的,还是暖和的。我知道自己的心窝也是暖和的。我一直在寻找旅店,没想到旅店你竟在这里”。
人生有差距,这是无可厚非的。有时候你穷极一生,都达不到人家的起点。而意外,就更令人措手不及了。余华说:“事实上,我们一直生活在意外之中,只是太多的意外因为微小而被我们忽略。为什么有人总是赞美生活的丰富多彩?我想这是因为他们善于品尝生活中随时出现的意外。”
对于余华来说,童年的记忆是医院,是太平间,是各不相同的哭声,而这些记忆的糅杂,对于他人生的方向起到了一个决定性作用,这算不算是一种意外?
接下来,通过他的阐述,我对大仲马等一些世界级的作家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他对伊恩·麦克尤恩后遗症的描写:“读者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在阅读一部分文学作品的时候,唤醒自己过去阅读里所有相似的感受,然后又让自己与此相似的人生感受粉墨登场,如此周而复始的联想和联想之后的激动,就会让儿歌般的单纯阅读变成交响乐般的丰富阅读。”
最后就是批评声最多的旅行记了,特别是关于足球、篮球的描写。大多数人对这一部分的评价都是无聊至极,太水了。不过在我看来,这一部分是最真实的余华,也是最接地气的余华。
可能我是余华的脑残粉吧,反正我觉得这本书可能没有封面语说的那么声势浩大:“从中国到世界,从文学到社会,以犀利的目光洞察时代病灶,以戏谑的文笔戳穿生活表象”,但不论怎么评价,我认为换个角度来看余华,仍然是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