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电动车管理很严格。
整条街都在拉电动车,从一些照片来看。小区前的临街路,稀稀疏疏的的电动车。托运车满满的一车又一车,可见多少不符合标准的车子。话说,也有过渡期,也发证,蓝牌核载一人,黄牌可以带一个人。
从蓝牌说吧!已经买过两辆电动车。从设计上来看,后座是可以带一个人的,也就是说可以趁两个人。一纸令下,带两个人已经违规。
记得那时也说过遮雨棚的事情,既然不能安,为什么不从生产源头治理,不让生产不就得了。电动车好像也是,不让带人,可以设计只载一人的车型。去生产环节,比天天在大街上拉,好像治理效果更好一些吧!
不过,政策的出发点总是好的,只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电动车就是为了方便,不能否认存在的问题。可是从源头开始,花的代价应该可以小一点。督促生产方创新,适应市场,符合相关政策,对普通老百姓来说,其实也是有利的事儿。
相关的制度如果更接地气一点就好。这让我想起了,单位上的充电桩。首次是设在围墙边的,大家充电都方便。一周之后,移到了宿舍楼前。本来移动也没有问题,都是为了充电。可是,在移动之前,有没有考虑普通人的感受。当去充电的时候,已经就没有电或者电量很低。眼前的陡坡,骑不上上去,得推上去。这让人有点无语,遇到雨雪天气,谁还敢往上走,上去容易,下来就难。
后来,观察发现。单位的负责人,人家压根就不骑电动车,也不存在充电的问题。
今日,去修自行车。坐在长椅上,大家也都在聊查电动车的事儿。修车的师傅说他8月23日买的电动车,挂不了排,成了超标车。由这个话题又说到了电动车的事儿。
决策的那个人,肯定不骑电动车。坐在办公室里,估计有专车接送。有没有去调查,人们为什么不去挂牌子?为什么不乐意带头盔?反正看到的就是拉,先拉走再说。也有发生冲突的情形。
印象深刻的有这么一件事。建行门口,一位女士,刚从银行出来,看见电动车要被拉走。也就几步的距离,已经到了车子跟前。终究没有逃过被拉走的结局。看到那一幕,突然想,能不能多一点温度?毕竟已经在车子跟前,唯一的差别就是拉车人的手已经挨在了车把上。
这样的一幕让人费解。可能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驱动吧!换位思考,各有难处。这让我想起了,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矩总是要有的,但温度有一点也是合情合理的。毕竟,人心向善是没有错的。
可能有些事风牛马不相及,但是仔细去思量,总是有一个合情合理的办法。比如,上陡坡去充电,这是完成可以解决的事,但是就有人视而不见。
咱还能说些什么呢?只能发个牢骚,希望改变在某一天能够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