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杠青年》读书笔记
(一)
关于斜杠这个词,在近几年已经普遍存在于人们的脑海中,那你的身边有没有这么一群人存在,他们多才多艺,有梗有趣;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周游于世界各地,见过无数你想象中的风景;虽然他们不一定富有,但他们确确实实过着你梦想的生活。
事实上,这样一类人群正在崛起,有各种各样的形式呈现在你的面前,他们被称为“斜杠青年”。在如今这样发展迅速以及快节奏的社会里面,大家都有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正因为这些压力,大家希望通过多重职业来体验更丰富和更多元化的生活,同时人生中也可以多一个Plan B,多一份收入,何乐而不为呢。
“斜杠青年”确实是大家都向往的一种生活状态,但是已经被生活牢牢锁住的我们,好像又没有什么资本去挣脱束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其实我们从小从父母长辈以及社会得到的关于人生赢家的看法就是,好好学习,考大学、工作、买房、买车、结婚、工作、生子…,在这套根深蒂固的逻辑里面固然生活安逸,可他们唯独没有交给我们,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们到底想要什么?
其实大家可以想一下,现在说“90后”、“95后”辞职率相比“80后”、“70后等”辞职率大幅度增加,又说我们太娇气,受不了委屈,不能吃苦,但是却没有人去深究为什么,就我个人而言,如果我真的在一家公司做的好好我不会无缘无故辞职,我也不是娇气的人,但是为什么大部分人上班就像去上刑场,是什么夺走了我们工作的快乐,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工作中的自主性以及公司氛围,如果你的所有工作都在被安排中度过,公司氛围很压抑,这种工作状态是很吓人的,你会觉得说自己好像是个被安排的机器人,每天有人输入进去程序,然后你就开始工作,还有上级以及领导者无时无刻不在监督着你,这个时候即使你当初刚上班的时候是多么的热情高涨,慢慢的你也会被磨掉一身热情,开始应付差事。
其实管理者都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是的,我也这么认为,但是人也有主动学习、创造让世界更美好的动力,这并不违和且是可以共存的。
那大家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情况忍不下去就会辞职,想要追寻自由,但其实没有自律性和实力的自由只不过是一个人任性的选择,真的自由其实是先要实现思维自由,告别打工者思维,培养创业者思维,即将自己看作一个“企业”,思考如何花最少的时间创造最大的价值和更多的收入。其实最明显的例子是就是对自身时间的思考:““商品”出售自身的时间,而“企业”则将自身的时间当做原始资本”。
那除了上面说的“告别打工者思维,培养创业者思维”之外,还要学会利用“杠杆时间”-用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收益。
怎么样快速掌握如何“杠杆时间”:
1、学会成为领导者:能够调动除了自己之外的人力来帮助自己完成任务,如果我们目前的实力条件不允许,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成为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当我们成为一个拥有学识、胸怀和远见的人,不仅能够严以律己,还能时刻激励和启发他人的时候,自然就会有越来越多的追随者,并且有能力调动更多力量去完成原本只能依靠自己去完成的任务,就像老王一样;
2、懂得二八定律—学会将自己80%的经历放在能影响20%的因素上,才能让自己获得最大的效益;
3、标准化和流程化;
4、建立有效规则。
那其实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是你要能意识到这些,你要能开始,最后才能收到成效,而不是说我要再等等,时间来不及,最终也就只能永远来不及。
要知道,所有理想的生活,就是不曾辜负自己。
(二)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因为自己的思维桎梏,因为自己的僵固性思维模式(我们害怕自己不够好,为了保护所谓的自尊心,我们本能的排斥一切不好的评价。然而真正伤害我们自尊心的不是那些不好的评价,而是这种思维模式),也正是这种思维模式让我们的自尊来源于静止、僵化的自我形象,而不是动态、发展的自我形象。
因此我们要换一种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模式,成长型思维者认为能力是通过学习不断发展来的,因此他们的关注点不在“证明自己”,而在于发展自己,他们不会因为失败或者负面评价而开始自我怀疑和否定,而是把它们看做是自我提升的机会,更不会把当前的不足与自我价值等同起来。他们往往不需要非常自信,只要能够不断进步就好。
针对我个人而言,我觉得打破思维的墙非常重要,因为我也是拥有僵固性思维模式的一个人,我会怕别人的评价,怕别人的想法而选择把自己藏起来,这其实就是自卑的一种表现,即“习得性无助”-形成了对现实的妥协,即使可以自己做出改变,也不会去勇敢的尝试。
但我们要知道,弱者才会提成问题等别人解答,强者则会主动出击主动解答;诗人里尔克所曾说过一句话:“我们所谓的命运是从我们内部走出来,并不是从外边向我们走进”,我对此深有体会。
我们要坚持不断的奋斗和学习,这是一种对自我的一种投资,更是对人生的一种长线投资。与其羡慕他人,每日在焦虑和悔恨中度过,不如从现在就开始行动。正如经济学家丹比萨.莫约所说:“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三)
在当今社会,有好多人都错把忙碌当做优秀的证明,仿佛一个人无所事事,就是在自我颓废,就是要受到其他人的鄙视。
其实不然,在当今这个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一定要学会为自己留白,我们才能停下脚步、沉淀自己,进行自省才能为以后的道路打下坚固的基石,不然你一直向前一直向前,如果你的方向是正确的还好,但这其实很困难。
就比如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一个人因为各种原因辞职了,但是为了家里人的看法,周围人的看法或者迫于生活的压力,马上就开始另一份工作,即使这个工作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即使知道自己不久之后很有可能仍然会走上辞职的老路,但是很多人仍然会这样做。
这就是每个人情况以及思维想法的不同,你不能去强迫每一个人要怎么做,只能说要尊重每个人的选择,因为每个选择都有自己的理由。
但我们只要记住忙碌不同于高效,唯有让自己停下脚步观望,才不会迷失要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