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幸在北医六院听到了非常精彩的案例督导,让我觉得自己的思维更加开阔了。收获实在很多。遗憾的是老师要求不能向外传播今日案例具体信息,因此无法对案例细节进行描述,只能谈一下自己的收获和心得,希望和老师以及各位学长学姐一起讨论,得到更多的启发。下面是具体的心得:
一,在具体案例中,对来访者谈话中抓取关键矛盾和核心问题点的精确,以及在发现问题之后如何让来访者面对核心问题把这一刀切下去,还能缝得上。这是很高深的技术!
在今天的督导中,首先我对感触是,非常佩服咨询师对案例中来访者特点的把握和问题的把握,以及对咨询师自己感受的内省。案例中咨询师对来访者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咨询。其中前面几次是每一星期一次,后面是每两星期一次。在每一次都到中咨询师都抓住了一些点。我感到这些特点里有一部分是非常敏锐并且切中要害的,如果我是当事人未必能抓住这些点。当然我可能发现的有另外其他的点,我的感受和咨询师的感受也可能会非常的不一样。在督导过程中洪老师和丛老师提示了一些问题,下面参加督导的各位爱好者也提了很多有建设性的问题,我深深感受到这些问题的犀利。我的思考是:在有限的咨询时间内敏锐的发现来访者内心需要解决的问题点,而这些点未必是来访者自述的,甚至有可能是他会刻意回避的点。这个我觉得蛮难的。
二,咨询师在4个月的咨询过程中对自己感受的内省。
咨询师提到在前面几次的咨询中,她感到对方给了她攻击性压力,她的自我感受是:害怕。但是在几次咨询之后,咨询师逐渐感到那种压力没有了,攻击性也消失了,她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变得轻松了一些。就在轻松的同时,却又觉得来访者对她打开的那扇窗户关上了。我觉得这种体会非常主观,我在听了案例之后的感受,觉得来访者确实逐渐开始避开最初困扰她的矛盾点,但我的理解却是因为双方关系变得更熟悉之后的状态,并不是远离。通过案例我能感受到前面几次咨询中,来访者是有非常明确的抑郁点希望得到咨询师的帮助,而且能看出来她的心态是急切的希望得到解决。但是在几次咨询之后,来访者的话题变得轻松了很多,不再专门提那几个核心问题,而是聊到了更多生活中的有趣细节,这更像是在聊天,状态放松了下来。我认为这是更加开放的状态,是更加容易进一步探讨核心矛盾点的机会。这也是我所理解的为何在做了4个月咨询已经没有了暴食问题也停用抗抑郁药之后来访者还继续咨询的原因。我深深感叹不同的人做咨询,咨询师的感受竟然如此不同。丛老师在这个问题上提到在未来继续做咨询时,可以如何去调整和改进,他建议咨询师从好妈妈的角色转到好闺蜜角色。有趣的是洪老师在课后答疑时提到他不太同意丛老师的这个看法,并说不同咨询师考虑角度不同是很正常的。这也让我对咨询师自我感受的疑惑释然了。
三,咨询过程中遇到来访者阻抗,而这个问题对咨询师来说又刚好认为是个关键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这也是我觉得挺难把握的。在咨询师问到一个关于来访者和其伴侣之间的一种特殊婚姻关系时,来访者轻描淡写的回避了咨询师的问题,而咨询师感觉自己受到了阻抗后就不再追问了。而这个问题包含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没有这些信息,对案例分析效果会大打折扣。我问了咨询师,她解释说问过一次,感到了来访者的阻抗后考虑到咨询关系需要的和谐,不希望激化矛盾,导致来访者终止后续来访,因此暂时搁浅了这个问题。而我却认为,来访者就是因为自己无法解决自己的这些问题才来求助咨询师,在她内心深处她是渴望触及这些问题的,只是本能的回避,作为咨询师,完全可以直接多次提到这个问题,帮助来访者正面面对,而不要太多顾虑到和谐的医患关系被破坏,除非明显感到对方情绪发生变化。不知道这个问题老师和各位如何看呢。
四,用精神分析来探讨这个案例,非常精彩!但是否有过度解释之嫌?
在案例中,老师使用了精神分析的方法来做分析,直接提问案例中的来访者所处的心理年龄处于哪个阶段,并对母婴期和俄狄浦斯期的特征做了阐述,非常实用,让我感叹老师的功力深厚,以及针针见血。通过精神分析竟然把案例的诸多细节串了起来,精彩叫绝!这也让我对精神分析有了别样的看法。不过我还是觉得有点过度解释的嫌疑。不知道各位对精神分析是如何理解的呢?
五,在下一次的资讯中,咨询师需要如何调节自己,在哪些地方做改进。
丛老师提出的建议,是转换咨询师的角色,从好妈妈角色变成闺蜜角色,从轻松的话题逐渐让咨患关系更加闺蜜化,用更长的时间去做探讨,咨询师需要沉下来,不要着急,花更多的时间去做个案资料整理,做更多的思考。我同意丛老师的这个看法,但是我个人却认为重要的是逐渐的将话题再引导回最初几次诊断时来访者提到的那几个问题,咨询师来做导向,而不要让来访者过于带领话题。我这个想法是否太稚嫩了。。。求指点!
这里我有另外一个疑问,如果咨询师认为自己面对来访者有无力感,也认为自己在接下来的咨询中除了倾听无法做到更多,与来访者关系也确实逐渐疏远。做了督导之后,如果咨询师对督导的建议也不太确定和认可。这种情况下,需要停止咨询或者转诊吗?
在案例中,我还发现来访者非常自卑。她从来没提到自己对自己的认可,更多的是强调自己做很多努力希望得到母亲的认可,或者某件事做得很努力是为了得到伴侣的认可。我觉得这其实也是其中一个问题,但是督导中没人提出来。
最后再次感谢这次案例督导,让我感受到了头脑风暴的爽利,感受到很多人在一起讨论案例,想法是一个人去思考完全无法企及的。一个人的思考顶多是一条线,这么多人同时探讨,是一个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