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 &Photo/日星铸字行
台湾的活版印刷产业从80年代开始,大量被成本低廉方便的电脑平板印刷所取代,对于铅字的需求也急速下降。铸字行纷纷转型、抛售机台(很多铸字机根本没有人会操作了,卖掉的时候都是秤重当做废铁五金回收)。
在电脑出现以前的印刷品,是将铅字排成活字版,上油墨进行印制而成;而“铸字师”,就是负责铸造铅字的师傅。每天早上,检字学徒会帮铸字师准备好今日待铸的铅字铜模,旋即展开整日的铸字工作,依序如下:
机器升温 > 将铅块溶化成铅液 > 铅液注入铜制字模 > 铸出铅字
电脑出现以前,铸字师在印刷产业里,扮演铸造铅字的重要角色。
最小的 4 分铅字,跟蚂蚁一样迷你
铅字拥有几种固定字级,因此一台铸字机,通常只生产一个字级。日星有7种不同大小的铅字尺寸,也因此保存了7台铸字机。这也是台湾少数尚能使用且仍在服役中的铸字机。另外,遇到特殊字级时,例如,使用在特殊版位的注解或是名片资讯上的4分字,比蚂蚁大不了多少,极细长的形状,更是极度考验铸字师对于机器的掌握与敏锐度,有时一天甚至可能铸不到10个字。
铅字大小比例示意图。其中,4分字比蚂蚁还小。
每一次铸字,都是高温与汗水、铅与火的对话
经年累月的铸字,铸造铅字所使用的铜模,由于不堪这样频繁的制作,逐渐出现各种不同等级的损伤。在70年代,订制一个铜模约需要一个月,但大量的印刷需求,完全不允许这样的等待。
因此,铸字师每次铸字时,都要十分注意铜模是损伤的状况——铜模若损伤严重就绝不能再放入铸字机中,否则轻则铜模的红铜片剥落,重则滚烫铅液喷散(铸造铅字所使用的铅液温度高达340度),会造成铸字师受伤。
铸造铅字所使用的铜模,随着使用逐渐出现各种不同等级的损伤。
濒临绝种的印刷文化:铸字师与铅字铜模
而铸字最重要的工具,铜模,也正已难以追赶的速度,一颗一颗逐渐损坏中,日星店内仅存的12万枚铜模,很可能是这世界上仅存的完整繁体中文铜模,若这批铜模彻底毁损了,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个曾为多代台湾人带来数以万千珍贵知识与讯息的载体,更是一片台湾独有的、曾经辉煌美丽的文化风貌。
本文经原作者“日星铸字行”同意转载自日星铸字行Facebook粉丝专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