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家庭教育书籍《遇见孩子,遇见更好的自己》,很有收获。将其中的精华内容分享出来,供大家品读。
有怎样的童年,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
很多人是在做自己童年时代憧憬的父母,把自己幼年的希望拥有的东西奉献给现在的子女。于是,教育子女更多的是在满足父母自己,而不是孩子们的需要。
停滞不前的家长
每一个孩子都要经历若干个发育阶段。然而,在正常发育的道路上,某些孩子可能会突然停下来无法前进。比如说,某个孩子遭受了语言或身体上的家庭暴力,生理上或情感上受到忽视,生过大病或经过某种打击,这个孩子的正常发育就会被阻隔,从而停步不前。孩子的身体会继续成长,但他的情感成长却会在这一特定时期停滞下来。如此依赖,一位40岁的父亲在其性格中可能存在某种特质,这种特质与14岁的男孩很相似;一位70岁的奶奶有时候做出的行为或表现出的情绪会跟一个7岁的小女孩差不多,因为正是在7岁那一年,这位奶奶遭受过身体上的家暴。从本质上讲,停滞不前意味着幼年的某种经验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因此与这种经验相关联的行为、想法和情感就可能在当前被激活。
反思:很多家长教育子女的时候,总是沉浸在以往的岁月中。他们教育子女的方式与其说是满足孩子的需要,不如说是在治疗过去留下的伤痕。
我们可以把家长分为五类:彼得潘式家长、直升机式家长、潮人式家长、copy型家长以及无痛型家长。
明日逐一展开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