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爷分享读后感27

看了师爷反复思考要不要发这个案例的过程,很能引起我的感同身受,非常有助于理解和修心。多数时候我都是“有所”的,在做一些事的时候就是刻意的,想被别人看到,让别人夸我。以前做事的时候这种情况没那么多,但是越长大越复杂,担心别人的眼光和议论。当我在顺着本心做一些事情的时候,有人说我做这个没用,这么做不合适,我就开始犹豫,心里就在纠结,要不要做了,这么做到底对不对,其实都是外求。因为我心里没有一个标准,或者说心不够坚定,总是想求好,这自然就会受外在影响。而很多人,比如师爷说的外卖小哥,做的自然而然,他们没有想那么多,看到了就去做了,做完了就走了,仿佛这就是一个顺手的事,不值得一提,而我对于每件事都很在意,这就是师爷说的看不开吧!又找到了一个修心的点,少去衡量,直接做就完事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看了师爷的反思,心里说不出来的有点堵。尤其是师爷朋友的那句话,听起来怎么那么刺耳!心里有不服气产生,原因是...
    顺咏阅读 144评论 0 0
  • 读完师爷的分享,不自觉的笑了,觉得师爷特别可爱,开会时也有各种开小差的想法。但师爷能利用任何时间去修,去感悟,这是...
    顺咏阅读 336评论 0 1
  • 师爷说最近心上有一物,是剑。当天看到这篇分享的时候不太理解,但是最近几天一直在思考师爷说的啥都不是事,好像有点感悟...
    顺咏阅读 197评论 0 0
  • 师爷谈到读书的三种状态,第一种第二种我常有,持敬的状态也有,但是坚持的时间不长。我最常见的就是第一种,有杂念的阅读...
    顺咏阅读 147评论 0 1
  • 师爷本周说的是致知。按照朱熹的理解,格物是方法,或者说过程,而致知则是这个方法或过程的结果。在王阳明那里,“致”字...
    顺咏阅读 197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