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我一直在带领学生开展儿童阅读教学实践的探索,主要分经典吟诵和母语阅读两方面:
一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2011年7月,我有幸应陶继新老师邀请到济南参加了第三届人文会议,现场聆听了陈琴老师吟诵《诗经木瓜》《小雅鹿鸣》就爱吟诵。
格律诗词的吟诵规则为:平长仄短 依字行腔。吟诵口诀:
一二声平三四仄 ,入声规则很奇特。
平声吟长仄短声,韵字平仄皆回缓。
一三五字可随意,二四六位须分明。
依字行腔气息匀,节奏点上停一停。
李尚容小朋友说得好:“走进国学这座智慧的宫殿,这座宫殿里孕育着泱泱华夏五千年的智慧之树,珍藏着诸子百家熠熠生辉的累累硕果,是中华文化从古至今的传承。
2 016年我完成了市级立项课题《低年级小学生经典吟诵研究。
第二板块 亲近母语,呵护童年
从2016年春天起,我带一(6)、二(6)班连续三届加入了南京亲近母语教育研究院在全国举办的《我的母语课》实验班。几个学期以来我一直坚持带领孩子们利用晨读诵读《日有所诵》,还挤出两个课时展开《我的母语课》,带领孩子们浸润在诗一般的文字里,感觉非常美。
今年暑假开学,我又非常幸运地加入母语教育研究院在全国招募的五年级的亲近母语读书会。每周六晚上八点,亲读会的导师们都会在微信群里分享怎样上好主题阅读课,怎样上好图画书阅读课,以及整本书阅读等精品好课。免费的周末大餐,是我每周六晚上必做的功课,想想都觉得心里美滋滋的。
日有所诵,日不间断。我的做法及原则如下:
1.多种诵读形式,激发兴趣,以诵为主。
2.坚持每日诵读一、两篇。
3.从生活中寻找切入点,并结合孩子实际经验帮助理解。
4.孔晓艳老师说:不读三遍不提问。
5.最后一定要全班齐读。
坚持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此外,还不断引领孩子们仿写,改写小诗。
梅子涵老师说,“我们把灯点亮,拎到童年面前。这盏灯是我们自己点亮的,这盏灯是为童年点亮的,这盏灯是为世界点亮的。我们手中每一本漂亮的书,就是一盏灯。童年亮了,成年就会亮着;所有的灯亮了,世界就会亮着。”
谢云老师的《阅读照亮教育》这本书说阅读是一把开启智慧的金钥匙,阅读,点亮心灯。
一灯照隅,万灯照国。让我们做点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