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门知识,基础理论先行。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应用传播学理论。
传播学的研究,可分为三个视角:
- 线性视角:最常规的视角,即遵循发送者->编码->渠道->解码->接受者这样的线性传播路径,以发送者为主导,受众是被动的
- 非线性视角:以接受者为主导,受众是主动的,即接受者以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自己主动读取信息
-
文化视角:更多与大环境或者群体有关
新媒体应用传播学结构图
线性视角
首先,线性视角中,来了解一下古典修辞学。以说服听众为目的,古典修辞学包含三大要素:
- 理性诉求:晓之以理(数据、图标、三段式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
- 情感诉求:动之以情(爱国、愤怒、痛苦)
- 人品诉求:以德服人(专业程度,或者人品正直)
线性视角可总结出一个影响力模型,影响力模型六大基本原则:
- 互惠性:人们总是感到有责任回报他们曾经接受过的恩惠。
- 稀缺性:当获取某一项事物的机会越少,想要的人就会越多。
- 权威性:人们总会习惯于服从权威来寻求实现行动的捷径。
- 一致性:一旦我们作出某个决定或者选择某个立场,就会面对来自个人或者外部的压力迫使我们的言行与它保持一致。
- 偏好性:大多数人总是容易答应自己认识和喜爱的人所提出的要求。
- 共识性:人们会模仿与其相似的人的做法。
非线性视角
非线性视角可以用详尽可能性模型来进行分析,按照接受者的动机与理解能力,分为两大路径:
- 中央路径:具备动机与理解信息的能力
- 边缘路径:不具备上述条件
影响动机和能力的因素:
- 广告媒体
- 参与度与动机
- 项目的知识水平
- 理解能力
- 注意力
- 情绪
具体在应用中的体现是:
- 内容特征:内容的详细度、客观程度
- 发布者特征:发布者的等级、评论数、粉丝数等
- 社区特征:社区可信度、管理严谨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