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父亲成为了我心中的偶像。
晚饭的时候,全家在客厅的茶几上吃饭。突然父亲的电话响了起来,父亲掏出了电话,放在了耳边。
电话那头一阵轻耳细语,接电话的时候,家里都变得很安静,父亲接着电话还没有开口说什么,只是听着电话那头的声音。
“又咋回事,咋闹得,为了啥子?”
父亲突然停止了嘴里还在嚼着的饭菜,放下手中的筷子问。
“好,我在吃饭,一会儿下去。”
接完电话,我们才知道是表嫂打来的。父亲三口两口的扒完了饭,鞋往脚上一套就出去了。表嫂的家里,姑姑和姑父吵架,打架,姑姑气的跑了出去,表嫂是怕会出什么事儿,是来叫父亲帮忙出去找找。
这一天,正是中秋节前一天晚上。
天已经黑了,初秋的天气里,加上淅淅沥沥的小雨,我和父亲还穿着夏季的衣服。出门的时候,父亲走的匆忙,我来不及穿鞋,提着一双拖鞋就跟着跑了出去。
父亲和我各自打着一把雨伞,他在前,我在后,一路上我们讨论着家庭里会有很多的问题出现,诸如此类。
姑姑和姑父已经是老夫老妻,一辈子过的和和睦睦的,很少有吵架,甚至在我看来,亲戚中算是一对模范夫妻了。这是我第一次听到他们打架的事儿。
父亲双手插在裤兜里,依旧走在我的前面,尽管父亲个头不高,但是我却要用快速的大踏步一般才能追上他,他踏在雨地里的每一步,都会觉得好有力量。看着雨中父亲的背影,我竟有些心疼父亲。
父亲出生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赶在了个生活成长环境都不好的时期,幼年的时候便失去了他的父亲,也就是爷爷。用他的话说,他的记忆里几乎没有爷爷的什么事情。奶奶养活着六个孩子,父亲是最小的,亲人们都称呼他为“幺儿”。好在大伯父比父亲大了近20岁,长兄为父,家里的生活也算有个支柱。
父亲的学习成绩很好,以至于到现在,还有很多的亲戚偶尔儿说起,要不是当年没有钱,父亲可能也可以当官儿了。
学习很好,却在初中的时候因为上学实在没有钱,倔强的父亲便从学校里跑了回来,大伯父打骂着让他去,可他就是不去。
离开了农村老家,十几岁的年纪去了城市里的东风汽车公司里打工。那是个我很模糊的年代,很多故事都是后来听说。父亲大冬天在下水道里工作,每次回老家里去,捡着垃圾堆里别人都不要的破旧衣服带回去。更有甚者的是,骑着自行车从城市到农村,这条我记忆里连坐车都要大半天时间的回家路。
我和父亲沿着马路边,两只眼左扫右看,生怕离家的姑姑在我们眼皮下跑掉。在一座快要到尽头的大桥上,看到了满脸哭泣,拖着脚步,气冲冲地从雨地中朝我们走过来的姑姑。
“哎!你去哪儿?”
父亲看到了姑姑,大声的叫着。
“你去哪啊?!?”
“你过来搞啥子,谁叫你们过来的?”
我们朝姑姑那里走了过去,她的衣衫不整,一个肩膀露在外面,没有打伞。看到我们,她哭泣的质问我们是谁让我们出来的,声音很大,也没有去整理自己的衣服。
见到我们,姑更是泣不成声,坐在旁边的石柱上,说啥也不回去,还一个劲儿的说着自己要一个人到车站坐车回老家。
我蹲下来,在姑姑的头上撑着那把伞,双手抱着,父亲在一旁说着很多的道理。
我一手搭着姑姑的两个肩膀,把她抱了起来,一路人,没怎么说话,只是搭着姑姑朝她们家的路上走。姑姑一路人边哭边抹泪,对父亲哭诉着在家里的那些委屈……
到了姑姑家门口,她吵着闹着要打姑父,大概是看着自己的弟弟在这里,也不想谁对谁错,就都想发泄出来了吧。我用了很大的劲儿抱着姑姑,生怕会出现更大的问题,姑姑死命的挣扎,整个身体死命的向前挣脱。虽然姑姑身高还没有160公分,看起来很瘦小,但是劲儿却不小,毕竟,在这样的妇女身上曾经背着太多生活的艰辛了。
“把手松开,我倒要看看她想咋样!?”
父亲这时候已经站在了门里面了,严肃的表情和铿锵有力的话语对着我们的方向说。他打在头顶上的伞也还没有收,灯光照射雨伞下的父亲,看来是要成为这场“战争的”主角了。
我慢慢的松开了手,姑姑如一头蛮牛一样冲进房门,拿起地上的小焦凳,砸向坐在另一边的姑父。
姑父只是下意识的避了一下,头也没回。
于是,房间里的争吵开始了。这次还加上了一个儿媳,也就是我的表嫂,一家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争辩。
父亲在一旁,问明了原因,说了很多的大道理,又说了姑姑的错。父亲的嗓音本来就比较大,他更像一个地主一般处理着这家人的矛盾。这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以前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封建家庭,地主家庭,也不尽然都是糟粕啊,一个一家之主是多么的重要,尽管如今追求的是一种更好的民主关系。
这一刻,父亲成为了我心中的偶像。
说了一晚上,似乎还是没有劝解好,尤其是姑姑,顶着自认为的自有道理和委屈,一直不依不挠。
但到了最后,还在父亲和亲戚劝解下,抱着一肚子的气跑进了房门。
经过三两天的劝解,先是姑,再是姑父,最后又是表哥表嫂,单独的沟通,最后的气也便慢慢地烟消云散了。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我都已经习惯。甚至在大年初一的时候,也有亲人的战争,父亲会被“卷”入其中去调解。
我对父亲的态度一直是敬佩的,尤其是上了大学,毕业工作后,对父亲是愈加敬佩。不过,曾经有一件事情,让我觉得很懊悔和惭愧。
有一次在一次饭桌上,父亲和亲戚在聊天,聊到我以后工作的事儿,我无意当中插了一句:
“你说你混了几十年了,和你一起的当年的叔叔们,人家都已经买了房,买了车,你看你现在还要为房贷慢慢的还。你都混的啥名堂。”
父亲和亲戚笑了笑,说:
“也是的啵,人家现在都比较好嘛。”
“你也不能这么说,你老爹还是很有本事的,现在不也买了套好房子嘛。”
尽管是饭桌上的闲聊,尽管我是无意中的话,尽管父亲笑了笑,尽管亲戚的那句话是随意的缓和着略乎尴尬的气氛,但我知道,父亲心里,肯定也有很多的想法。
其实是我错了,不是父亲没能够和那些叔叔一样混的“好”,而是挣下来的经济收入,在我小学里的那几年,很大部分都用在了治病上,印象中来了很多次的救护车。父亲身体的病根在于早年时的车间喷漆的工作。奶奶去世的前两年,三天两头的奔波于城市农村,以至于后来终于在车间里倒下了,没错,是倒下了……
一个男人,在那一刻,也开始有了疼痛和脆弱……
父亲的人际关系处理的非常好,这也是我愈加敬佩父亲的原因之一。无论家庭条件好一点的,经济上差一些的,亲人朋友,同事邻居,他们的关系都不错,对父亲的评价也都很高。
有一次的宴会,我们居住院子里的房东家里办事儿,在院子里摆满了酒宴,父亲那时候的身体本就不好,那晚上还是喝了酒,回到家里吐的满地都是,母亲责怪父亲,后来听父亲说,院里的邻居们,就他去了酒席。
一直以来,父亲处理着这看似琐碎而又繁多的事儿:小伯父女儿家庭矛盾,打电话给父亲,大姐家夫妻两个打架,父亲出面解决,姑姑家庭有了问题,首先想到的也是父亲,再有侄子,侄女的出家,帮亲人装修房子……
我多年因为在外读书工作的缘故,没有在家待过太久,但是碰到过太多的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后来我笑称:
“你就真跟原来大家族里的那个地主一样,各种问题都来麻烦你,你还要去管。”
“看你说的,亲人嘛,能帮不就要帮。”
是啊,亲人呐,本就应该是剪不断割不掉的关系,可在如今的年代,物质上的富裕以及工作上压力,使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有些亲人一年到头都不会见得到。某些时候,是不是需要思考,亲人间,除了这个连接关系的称谓之外,是否还是那般亲切。
父亲正是那些苦难的经历,给了他难忘的记忆。正是那些处理问题的经验,使得他愈加从容的生活。
那个曾被称作的“幺儿”,那个我过去,现在,未来的偶像,或许在他人眼中没有特别伟大的成就,但我却对他敬佩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