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 女
(波)维斯拉瓦·辛波斯卡
我——少女?
如果她突然,此地,此刻,站在我面前,
我需要把她当亲人一样地欢迎,
即使对我而言她既陌生又遥远?
掉一滴眼泪,亲她的额头,
仅仅因为,
我们同一天生日?
我们之间有很多不同点,
或许只有骨头相同,
头盖骨,眼窝。
因为她的眼睛似乎稍稍大些,
睫毛长些,个子高些,
而且全身紧裹着,
光洁无瑕的肌肤。
我们的确有共通的亲友,
但在她的世界几乎全都健在,
在我的世界则几乎无一幸存
于同样的生活圈。
我们如此迥异,
谈论和思考的事情截然不同,
她几近无知——
却坚守更高的目标。
我远比她见多识广——
却充满疑虑。
她给我看她写的诗,
字迹清晰工整,
我已封笔多年。
我读那些诗,读诗。
嗯,那首也许还不错,
如果改短一点,
再修订几个地方。
其余似乎没啥看头。
我们结结巴巴地交谈。
时间在她劣质的表上
依然摇摆不定而廉价,
在我的表上则昂贵且精准许多。
空洞的告别,敷衍的微笑,
不带一丝情感。
她在消失的当下,
匆忙之中忘了带走围巾。
一条纯羊毛围巾,
彩色条纹,
我们的母亲
以钩针为她编织。
至今仍留在我这儿。
辛波斯卡擅长以幽默、诗意的口吻描述严肃主题和日常事物,以诗歌回答生活。当代最为迷人的诗人之一,享有“诗界莫扎特”的美誉。一九九六年,她七十三岁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文学史上第三位获奖的女诗人。
这首诗选自诗集《给所有昨日的诗》。
“我——少女?/如果她突然,此地,此刻,站在我面前,/我需要把她当亲人一样地欢迎,/即使对我而言她既陌生又遥远?” 开篇诗人的发问,把我们也带入了疑问。她是谁?我和这个少女是什么关系?既然是亲人,却又陌生遥远?
再往后读,“我们之间有很多不同点,/或许只有骨头相同,/头盖骨,眼窝。”读到这里,辛波斯卡的幽默出现了,我和她相同的竟然是皮表下的骨头。我和她是一个人?接着诗人开始一点点陈述开来,诗人把她和自己带入此刻的会面中,把她的一切和此刻的我,不断进行对比,我们知道了她们拥有那么多的相关性和巨大的差异。难道,她是年轻的自己?
我想这样的疑惑在你心中一定愈发强烈,直到“一条纯羊毛围巾,/彩色条纹,/我们的母亲/以钩针为她编织。/至今仍留在我这儿。”或许正是这一条围巾引发了诗人的联想,有了这样感发的起点,才幻想出了我和少女时代的自己会面。她并没有一开头就写,我看到这条彩色条纹的围巾,想到少女时代的自己,而是留到了最后。辛波斯卡毕竟是大作家,她这样的写作手法,太巧妙和老道,剥洋葱似的不断地制造悬念,直到最后再诗意的揭示真相。
文学小常识
诺贝尔文学奖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奖励在文学领域创作出具理想倾向之最佳作品者。诺贝尔文学奖被普遍认为是在文学领域能够取得的最高荣誉。
诺贝尔文学奖的甄选委员会通常在每年10月公布得主。颁奖典礼于每年12月10日,即诺贝尔逝世周年纪念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并由瑞典国王亲自颁奖。
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首次颁发。
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中国籍作家。
2021年10月7日,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坦桑尼亚小说家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以表彰他对殖民主义影响以及文化和大陆鸿沟中难民命运的毫不妥协和具有同情心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