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逸专栏白话解读2017.9.12

一、昨天留下的问题是: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绝大多数的经典著作其实都是前辈失败者的高谈阔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又为什么人们很难接受同时代的失败者,却很愿意供奉失败的前辈呢?

答:1、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绝大多数的经典著作其实都是前辈失败者的高谈阔论。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因为,成功人士不写书,也没时间写书。

还有,书写在古代是一件很吃力的事情,远不像我们今天用电脑打字这么轻松。尤其在先秦时代,要把字写在竹简上,用刀子当橡皮擦,想想都累。

所以像《庄子》和《荀子》这种鸿篇巨制,不知要坐多久的冷板凳才能熬制出来。

——换言之,只有失败者才有时间熬制。

2、又为什么人们很难接受同时代的失败者,却很愿意供奉失败的前辈呢?

——因为,他们的主张见效慢,没人愿意采纳,因此会成为时代的失败者。

人们很难接受同时代的失败者,是因为他们固守“内直”,短期利益无法实现。

——人们很愿意供奉失败的前辈,是因为,从长期来看,他们的主张是对的。

二、今日思考:李斯在《议兵》篇里露过一面,他问老师:“您看秦国,一连四代都很强盛,军事力量宇宙第一,谁都怕它。秦国能有这样的局面,可不是凭着您说的仁义,而是追逐利益的结果。”

李斯的话很难反驳,因为说的都是事实。如果你是荀况,你会怎样教育李斯这个功利心太重的学生呢?这就是今天留给你的思考题。

答:1、荀子说:正因为人性本恶,所以,我要倡导仁义。

2、“霸道”是一时,“王道”是一世。

3、再从尧舜禹到夏商周,找出若干案例进行论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